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实验基础 > 探究性实验 >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7 题号:9466895
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填代号)。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脚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烧杯       H.量筒
(2)第2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过氧化氢溶液
理由是__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19-2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Ⅰ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盛放浓盐酸的实验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B中生成氯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若对调BC装置的位置,______ (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   测定圆底烧瓶中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
圆底烧瓶中所发生的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乙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实验:
①进行甲方案实验:准确量取冷却后的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用0.1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4.00mL,则该次滴定所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
b.重复滴定三次后获得实验结果。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ⅰ)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_
转移到_________中,否则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ⅱ)反应完毕,读取H2的体积,读数时应注意:a.冷却至室温,b.________________ 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2017-09-07更新 | 7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可用苯甲醛和乙酸酐、醋酸钠等原料经下列反应制取肉桂酸,其中苯甲醛为无色油状液体。已知:


填空:
Ⅰ.合成: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向三颈烧瓶中先后加入研细的无水醋酸钠、4.8g苯甲醛和5.6g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在150~170℃加热1小时,保持微沸状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
(2)空气冷凝管的作用是__,该装置加热要控制反应呈微沸状态,如果剧烈沸腾,会导致肉桂酸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
(3)不能把无水CH3COONa换成CH3COONa·3H2O的原因是__
Ⅱ.粗品精制:已知水蒸气蒸馏是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将上述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热倒入圆底烧瓶中,进行下列操作:
a.在搅拌下,向反应液中加入20mL水
b.再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
c.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
d.待烧瓶内溶液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用加入盐酸酸化,析出大量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有__。水蒸气蒸馏可除去的杂质是__;如何判断蒸馏终点___
(5)若得到的肉桂酸晶体产品不纯,应采用__可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
(6)若最后得到纯净的肉桂酸5.0g,则该反应中的产率是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0-04-03更新 | 20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E中发生了新的变化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ii.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iii.溴化银为淡黄色沉淀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
2021-01-18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