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上海市二模试题汇编内环境
上海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04-09 1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生物学热点聚焦、分子与细胞、实验与探究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 内环境自稳态
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患者一些代谢发生病理性改变,如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血糖异常。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蛋白质GP73的异常分泌是引发机体血糖异常的重要原因。图为GP73参与新冠病毒诱导血糖异常变化的过程示意图。

(1)除了导致GP73的异常分泌外,新冠病毒还会直接攻击胰岛B细胞,那么,由新冠病毒所引发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1型/2型)糖尿病。
(2)糖异生是指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人体内能抑制糖异生的激素是_________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催乳激素
(3)根据图和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及推测正确的是(       )。(多选)
A.蛋白质GP73能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B.感染者体内的糖异生过程受PKA信号通路的调控,PKA信号通路可以被cAMP激活
C.GP73的异常升高会抑制糖异生
D.图中ATP可能来自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统计表明,血糖异常升高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会大幅提高。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的处理对感染新冠小鼠血糖异常升高的抑制作用,图为实验结果。

(4)根据图和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及推测正确的是(       )。(多选)
A.图8a中选用的小鼠均为野生型小鼠,而非GP73基因被敲除的小鼠
B.未感染和感染新冠病毒的小鼠体内血糖含量均会受到下丘脑的调节
C.为保证GP73特异性抗体发挥作用,最好的给药方式为口服
D.敲除GP73基因能缓解感染小鼠的血糖异常升高
(5)结合题干和图中的信息,请分析加入GP73特异性抗体和敲除GP73基因为什么对血糖浓度调节起到了类似的作用。你认为上述两种处理中哪个作为抑制新冠患者血糖异常升高的治疗方案更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7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 成纤维细细胞长因子(FGF )是人体内部一类重要的多器官长因子,现已发现的FGF有20多种,研究表明FGF在创伤修复、代谢调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各类FGF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给经常小老鼠注射组思维会出现痒感抓挠反应,这反应形成的结构基础为______________。若敲除小老鼠的FGF13基因,抓握次数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表明,FGF13缺失直接抑制了神经细胞薄膜位的改变变,据此预测,FGF13很可能参与与调控______________离子进入神经细胞。
现在有研究表明FGF1具有调血糖的作用,研究人员用小老鼠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链佐菌素(STZ )可破坏坏参岛B细胞。
实验步骤A组B组C组
1.注射一定浓度STZ不注射前2周不注射,后2周注射持续4周注射
2.第一次检测血糖浓度(mmol/L )3.456.09
3.注射FGF1 (1mg/kg )不注射每3天一次,3次每3天一次,3次
4.第二次检测血糖浓度(mmol/L )3.434.105.08
(3)由C组数据可知,FGF1具备_________(升高/降低/无影响)小老鼠血糖浓度的作用。
(4)结合题意和你对FGF1作 用的判断,表①处的数据比较为合的是_________ 。
A.3.40B.3.88C.5.12D.6.15
(5)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预测FGF1的使用机制可能有_________
①刺激睾丸B细胞增生②提高脂肪细胞对脂肪细胞的敏感性③抑制脂肪细胞分解和转化脂肪④提高脂肪细胞台湾素受体数
(6)长期以后,研究人员认为FGF1是通过增加表面细胞对脂肪岛素的敏感度来发挥作用,最新研究发现FGF1对脂肪细胞有如下图所示的调节作用,由此判断并解释说明上面所说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7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试练习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3. GLUT蛋白是胰岛B细胞“感知”葡萄糖信息的一种蛋白质。IRS蛋白是胰岛素发挥作用的重要枢纽分子。研究发现,糖类物质摄入过多和C2过度增高会使IRS结构改变成为IRS*,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其机理如图所示。

(1)当过量摄入糖类物质之后,此时机体通过胰岛B细胞上的_____________感知血糖浓度升高,分泌_____________激素,维持血糖水平。
(2)激素对维持调节血糖水平有特异作用,细胞表面同时具有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等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
A.胰岛细胞B.肝脏细胞C.脂肪组织细胞D.肌肉细胞
(3)根据题干信息,图示中由糖类物质摄入过多和C2过度增高导致IRS结构改变成为IRS*后,调节为负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A.①B.②C.③D.④
(4)据图依据不同作用路径阐述过量摄入糖类物质容易导致Ⅱ型糖尿病的机理,并根据发病原因列举Ⅱ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治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2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4.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在普通胰岛素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 并对其开展了系列实验(IA 的结构如左图2所示)。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IA中的X能够结合GT。为测定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将足量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膜上的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 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右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经________送到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据右图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解释造成该结果的可能原因 ________
已知细胞膜上GT含量呈动态变化,当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构后,细胞膜上的GT增多。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和IA,测定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

(3)据图描述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和外源普通胰岛素的差异,并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阐明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_______
2022-04-16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线上)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5. 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人在饥饿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

(1)图1中,A所示物质名称是_____,每个cAMP分子含有_____个特殊的化学键。
(2)图2中,ATP的合成场所是_____。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可以存在人体内环境的是_____
a、肾上腺素       b、cAMP       c、葡萄糖       d、糖原
(3)图2中,人体通过_____(神经/内分泌/神经和内分泌)调节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发生图2示生理过程时,血管C、D、E三处的血糖浓度大小关系最可能为_____
(4)结合图2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低血糖症的有_____。
A.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B.体内产生肾上腺素受体的抗体
C.信号分子X含量过高D.控制酶P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5)据图2和已有知识,阐述人体进餐后血糖调节过程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6. 过度肥胖可以引发包括“三高”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导致人体肥胖的原因有很多,进食大量的高糖膳食是主要原因,其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

(1)小肠K细胞分泌GIP的方式是____________,GIP到达靶细胞途径的内环境依次是____________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C.组织液→淋巴→血浆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GIP起到拮抗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
(3)GIP的靶细胞有____________。
A.小肠K细胞B.胰岛A细胞
C.胰岛B细胞D.脂肪细胞
E.肝细胞

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患者与I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见图2。

(4)科学家们发现脂肪组织合成的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I)能抑制甘油三酯分解来调节血糖,由此推测FGF1最适合用于治疗______________(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肥胖者)
(5)根据图2中数据并结合图1推测,若不进行人为干预,非糖尿病肥胖者血脂水平会上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3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7. 人体的脂肪细胞主要有白色、棕色两类。白色脂肪细胞终身存在,含大油滴,主要功能是储存多余的能量。棕色脂肪细胞只存在于婴儿期,含较小油滴和大量线粒体,主要功能是促进产热和耗能(如图1)。

(1)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在小肠中形成____________,主要运往____________色脂肪组织中储存。
(2)图1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受体β3-AR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3)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低温环境下的棕色脂肪细胞产热增加。根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低温刺激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加强
B.NE进入细胞核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C.NE促使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的脂肪酸增加
D.Ucp-1蛋白通过消除H+浓度差抑制ATP的合成并增加产热

近期,米色脂肪细胞被发现,由白色脂肪细胞转化而来,在寒冷或NE信号刺激时能表现棕色化潜能,促进产热和耗能。研究发现,利用NE刺激的肥胖疗法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人们进一步研究长期局部热疗(LHT)的效果,发现LHT不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HFD)的NE水平,同时还得到了图2和图3的结果。

注:**表示LHT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
(4)结合题干信息推测,受寒冷或NE信号刺激时,与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相比,米色脂肪细胞在结构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5)根据图1、图2和3,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期局部热疗(LHT)在肥胖治疗中的效果和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8.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网上流行的一种减肥药X时发现,使用者普遍反映用后有燥热感。科研小组用小鼠进行研究:将预先经过体温检测筛选的小鼠分为3组(Ⅰ、Ⅱ、Ⅲ),按小鼠体重设定X的给药量,分别为14mg/kg,28mg/kg和35mg/kg。给药后按不同时间点测体温,结果见表。
减肥药X对小鼠体温的影响
组别减肥药X给入后的不同时间点(h)
00.51.01.5
小鼠体温(℃)存活小鼠数(只)小鼠体温(℃)存活小鼠数(只)小鼠体温(℃)存活小鼠数(只)小鼠体温(℃)存活小鼠数(只)
38.25838.55838.25838.258
38.25839.48838.81838.258
37.541039.341038.09737.177
(1)第I组小鼠在给药后0.5到1.0小时之间产热________________散热(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从实验数据来看,若要研究小鼠发热时的生理变化,选择组别_______________最合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下图是实验测定小鼠给药后0.5小时内的细胞有氧呼吸速率和ATP合成速率。

(3)结合图推测,使用减肥药X后小鼠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多”、“基本不变”、“减少”),其中大部分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因此小鼠体温上升。
(4)检测发现小鼠服用减肥药X一段时间后体重下降,体内ATP浓度恢复到了用药前水平。据图可推测实验小鼠(       
A.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B.机体内酶活性有所下降
C.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量增加D.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供应不足
(5)有使用者反映,长期服用减肥药X后常觉得口渴,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从体温调节的角度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0更新 | 5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线上)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回答有关动物体内稳态调节的问题。
G基因可能与肥胖的产生有关,某研究用高脂肪食物喂养G基因缺失小鼠和正常小鼠8周后,发现基因缺失小鼠的体重明显大于正常小鼠,测量两种小鼠的能量消耗,结果见图。

(1)据上图分析,G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之一是_____
(2)G基因在下丘脑中表达。G基因缺失会使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进而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_____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__________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
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需要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科学研究中常用药物S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给甲、乙、丙、丁4组大鼠注射药物S,图19显示各组大鼠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基础血糖值。
(3)下图中_____组能用于研究新药T疗效。

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或另外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P后,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血液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参与血脂调节)。数据见图。图中N表示正常大鼠、M表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T表示新药T处理的糖尿病大鼠、P表示药物P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表示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示与糖尿病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
(4)利用图中的数据,针对新药T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机制分别做出分析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0. 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生物钟,持续的每日进食和禁食周期有益身体健康。为了解限时饮食(每天有9h可以进食,其余时间禁食)对血糖调节的影响,研究人员用12月龄的小鼠(模拟42岁的人类)进行了研究。实验分4组(详见表),各组均喂食高糖高脂食物3个月后,测定餐后血糖得到了左图所示的结果,并测定了Gck(糖酵解的关键酶基因)和Pckl(丙酮酸转变为葡萄糖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情况(见右图)。
组别小鼠性别饮食方式
MA雄性自由饮食
ML.雄性限时饮食
FA雌性自由饮食
FL雌性限时饮食

(1)本实验过程中,除研究的变量外,需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下列属于本实验需要控制各组保持一致的无关变量的是_____________。
A.小鼠的体重B.小鼠的健康状况
C.每日喂食量D.食物的营养配比
(2)餐后血糖一般呈现“先升后降”的总趋势,下列关于“升”和“降”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升”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B.“升”与糖被消化吸收有关
C.“降”与胰岛素的作用有关D.“降”与糖被分解利用有关
(3)分析左图中的4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结合已学知识和右图所示信息,分析ML组小鼠餐后血糖调节能力发生改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
2022-06-1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1. 糖尿病与健康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现代医学仍未解决的难题。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的血糖调节因子—FGF1(一种多肽),其调节血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其中PC为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在乙酰辅酶A和PC的共同作用下,转化成草酰乙酸。

(1)胰脏中能感知血糖浓度变化的细胞有_______
(2)图中胰岛素降血糖的途径是_______。
A.促进肝糖原合成B.抑制糖的消化吸收
C.抑制脂肪转化成葡萄糖D.促进糖的氧化分解
(3)据图推测当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时的血糖变化,并说明原因。_______
(4)图中FGF1能将信息传递给脂肪细胞,其功能类似于_______。
A.激素B.受体C.抗体D.ATP
(5)据图分析,FGF1调节血糖的效应是_______(升高/降低),相关途径错误的有_______。(多选)
A.通过激活PDE4抑制脂肪分解               B.通过生成PDE3B抑制脂肪分解
C.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合成                         D.通过加强INSR基因的表达
(6)据图分析写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思路。_______
2022-06-16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2. (一)调节与稳态
I型糖尿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而血糖升高;Ⅱ型糖尿病因胰岛素抵抗或相对胰岛素缺乏而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中大部分属于Ⅱ型糖尿病。
(1)下图1和图2为A、B、C三人先禁食12小时,再分别喝下等量含100g葡萄糖的溶液,4小时内测得的血浆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则三人中患Ⅱ型糖尿病的是谁?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3示意人体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因机体对自身结构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时导致的糖尿病,其中Y1-Y3表示不同抗体。则图中“某类细胞”指的是__________,Y1~Y3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3)据图3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抗体Y1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其胰岛素分泌减少
B.抗体Y2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可能是Ⅱ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
C.抗体Y3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D.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均可能成为抗原

(二)、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嘌呤分解产生尿酸(以尿酸盐存在)。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4.(空白对照组为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

(4)肾小管细胞通过URAT1和GLUT9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特性。
(5)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与其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022-06-16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3. 肝素与内环境,肝素是一种糖胺聚糖,对动物的采食和葡萄糖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对比不同结构的糖胺聚糖对采食的影响,实验通过注射生理盐水、肝素、乙酰氨基葡萄糖检测短期内小鼠采食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1、2。下图3、4、显示肝素对血糖平衡的部分影响;下图5为肝素对下丘脑的作用机制,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位于下丘脑的采食中枢。

(1)据图1、2分析,_____________(肝素/乙酰氨基葡萄糖)能提高小鼠短期采食量,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3、5分析可知,肝素处理后,血糖和胰岛素含量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从糖尿病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___型糖尿病。研究还表明,肝素可以提高小鼠对饲料利用率并增加体重,由此推测,肝素处理后,小鼠氧气消耗量会______________(减少/增加)。
(3)据图5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小鼠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A.肝素B.胰岛素C.AgRpD.胰岛素受体
(4)据图5和题意推测,肝素与胰岛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下丘脑中的采食中枢可以调控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
B.肝素会抑制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AgRp
C.肝素可能抑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D.根据相关信息可以推测,饥饿24h处理后血清肝素含量可能提高
(6)据图并结合相关知识,请分析判断畜牧业饲养方面使用肝素是否有益__________,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4. 移植来自人类多能干细胞诱导形成的胰岛细胞是一种潜在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1)多能干细胞诱导形成胰岛细胞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人工诱导的胰岛细胞是否可用于移植,需要观测或检测细胞的形态结构、胞吐能力、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生理反应以及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已有知识说明检测这些指标的必要性:______________
研究者用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纳米载体(简称U)装载胰岛素,制备成口服胰岛素。图所示分别为内源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及口服胰岛素的循环途径,图中箭头代表血液流经方向。

(3)健康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约80%为肝所利用,而皮下注射胰岛素有时会引发“低血糖”或是“肥胖”,可能的原因是皮下注射相比内源胰岛素______________。
A.各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减弱B.肝糖原合成增强
C.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D.肝细胞内糖大量转化为脂肪
(4)结合图判断,下列与U各结构特点对应的“设计意图说明”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U的结构

(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说明

内部多孔

(胰岛素可嵌于孔内)

①提高胰岛素的装载量

孔的直径为2.6nm

(胃蛋白酶直径约6nm)

②避免胃蛋白酶水解胰岛素

表面可附着铁转蛋白

(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多转铁蛋白受体)

③便于细胞识别并吸收

耐酸且稳定

(在血浆中可分解)

④消除毒性或副作用


(5)U能够逃避细胞内的一种膜状细胞器,来避免所装载物被分解。U能够逃避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溶酶体D.液泡
2022-06-22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生命科学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5. 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改变。若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等食物,可能增加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1)高尿酸血症与肾脏功能有关,以下属于肾脏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
A.产生渴觉B.排泄代谢废物
C.水盐平衡中枢D.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2)除大量摄入高糖、高脂等食物外,诱发人体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内在因素有_____________。
A.组织细胞VLDL受体增多B.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分解受抑制
C.肝细胞合成VLDL增多D.血浆中分解VLDL的酶活性降低
(3)调查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推测血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A.动脉血管管径变小B.循环血量降低
C.动脉血管弹性变大D.血液粘滞度增加

研究者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建构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克隆大鼠模型,对两种菊苣提取物(T1和T2)降血脂效果开展研究,分别测定血液中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N表示正常大鼠、M表示不作处理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克隆大鼠、T1和T2分别表示服用两种菊苣提取物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克隆大鼠;#表示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显著;*和**分别表示与不作处理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4)据图1分析,针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克隆大鼠降血脂效果较好的菊苣提取物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菊苣提取物对脂肪酸合成酶(FAS)和糖分解过程中促进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GAPDH)的活性具影响作用,FAS和GAPDH的部分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多步反应。

(5)据图2及相关信息,推测菊苣提取物降血液甘油三酯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
A.FAS活性升高,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B.FAS活性降低,抑制二碳化合物生成脂肪酸
C.GAPDH活性升高,使甘油的合成量减少
D.GAPDH活性降低,抑制丙酮酸转化为甘油
2022-06-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2022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6. 生酮饮食是一种通过高脂肪、适量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来减轻体重的饮食方式。生酮饮食中糖类摄入量很少,使机体由糖类供能转变为脂肪供能,主要过程具体如图所示。当酮体生成量超过组织细胞的利用能力时,血液中酮体浓度过高,血液酸碱平衡会被破坏,从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

(1)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脂蛋白形式是________。
A.高密度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
C.极低密度脂蛋白D.乳糜微粒
(2)有关人体内脂质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脂肪可以和葡萄糖发生相互转化
B.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C.胰岛素会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D.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脂肪细胞和肝细胞
(3)结合题干分析,图中过程发生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说明患者血液中的酮体量过多,已经超出了血液中______________(离子)对pH的调节能力。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其活性成分能够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研究普洱茶的降脂机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饲料

每天定时饲喂

摄食量(g/d)

食物利用率

(%)

实验终脂肪系数(%)

A

普通饲料

2ml蒸馏水

1365

10.2

2.6

B

高脂饲料

2ml蒸馏水

1182

12.3

4.6

C

?

2ml某降脂药液(按推荐剂量)

1177

9.7

3.9

D

高脂饲料

2ml含0.03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1174

9.7

4.0

E

高脂饲料

2ml含0.06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1183

9.0

3.8

F

高脂饲料

2ml含0.12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1172

8.2

3.6


注:食物利用率:体重增长量/摄食量×100%;脂肪系数:脂肪重量/体重×100%。
(4)上述实验中,C组需使用___________饲料,D~F组需使用_____________做溶剂配制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5)分析表中数据阐述普洱茶的降脂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二模试题汇编内环境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7. 研究得知,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15000倍,胰岛B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图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机制示意图和胰岛素分泌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Ca2+通道是一种蛋白质,与其基本单位不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
(2)据图可知,葡萄糖分子既可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作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以使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的物质或过程有_____________
A.K+外流B.Ca2+内流C.神经递质D.血糖浓度上升
(4)图中,抗体1、抗体2、抗体3导致糖尿病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A.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
C.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D.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5)若因体内产生抗体3而患上糖尿病,能否通过注射基因工程生产的一种能使抗体3活性淬灭的蛋白质(简称抗3淬灭蛋白)来治疗?说出你的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向小鼠注射FGF1(成纤维生长因子)可降低血糖,持续给药能缓解胰岛素抵抗。FGF1通过PDE4D酶发挥作用,抑制脂肪和肝糖原分解,发挥出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而胰岛素通过PDE3B酶抑制脂肪分解。下列叙述中,不合适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
A.这项研究表明FGF1可能替代胰岛素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B.FGF1降低血糖、缓解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增加了胰岛素受体
C.PDE3B酶、PDE4D酶都抑制脂肪分解,所以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应相同
D.FGF1、胰岛素虽然信号通路不同,但都进行了体液调节,具有协同作用
2022-06-12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8.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研究小组利用癫痫病模型小鼠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表明酗酒会增加癫痫的发作;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搭配的一种饮食方法)能够对癫痫症状进行控制(左图);健康的肠道菌群也能有效控制癫痫(右图)。

(1)酗酒会增加癫痫发作,可能的原因是酒精可引起神经元离子内流异常频繁。其中,内流的离子和神经元膜内外电位分布可能为______________
A.Na+、外正内负B.Cl-、外正内负
C.Na+、外负内正D.Cl-、外负内正
(2)生酮饮食易导致高血脂和高血压,若检查出现下列_______________情况,则应停止生酮饮食。
A.收缩压120mmHgB.舒张压80mmHg
C.HDL偏高D.LDL偏高
(3)据材料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图示的小鼠可能不是同一批次的模型小鼠
B.短期生酮饮食效果不稳定,长期生酮饮食才能稳定控制癫痫发作
C.单独移植Akk或Pb也能取得控制癫痫的效果
D.Akk和Pb相互促进,二者同时移植可使效果显著

进一步研究发现,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对癫痫的控制效果优于生酮饮食,且两者联合时表现出协同作用。表1为拟对小鼠进行的实验处理方式。
拟对小鼠进行的实验处理方式
组别模型小鼠预处理模型小鼠实验处理
正常饮食4天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正常饮食10天
生酮饮食4天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正常饮食10天
生酮饮食10天正常饮食4天
正常饮食10天正常饮食4天
正常饮食10天生酮饮食4天
生酮饮食10天生酮饮食4天
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正常饮食10天正常饮食4天
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生酮饮食10天生酮饮食4天
(4)欲验证上述发现,请从上表中选择合适的组别填入下表,并用“+、-”表示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表
组别_____________组_____________组_____________组_____________组
实验结果(发作次数)

注:“-”表示没有记录到癫痫发作;“+”表示记录到癫痫发作;“+”越多,发作次数越多
2022-06-1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生物学热点聚焦、分子与细胞、实验与探究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非选择题
18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2
生物学热点聚焦
3
分子与细胞
4
实验与探究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非选择题
10.65血糖调节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解答题
20.65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血糖调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解答题
30.65激素调节的特点  血糖调节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解答题
40.65血糖调节解答题
50.65ATP的结构简式及组成  有氧呼吸过程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血糖调节解答题
60.65血糖调节解答题
70.4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体温调节  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解答题
80.4有氧呼吸过程  体温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解答题
9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血糖调节解答题
100.65血糖调节  实验基本理论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110.4激素调节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血糖调节解答题
120.65血糖调节  免疫功能异常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解答题
130.6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激素调节的特点  血糖调节解答题
140.65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胞吞和胞吐  细胞的分化  血糖调节解答题
150.65水盐平衡调节  血糖调节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血压及其调节解答题
160.65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与生活的关系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血糖调节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解答题
170.65血糖调节解答题
18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血压及其调节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