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湖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26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生物技术与工程、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不同载体蛋白拥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且每次转运都会发生构象改变,利于不同生物膜转运不同的物质
B.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细胞器
C.神经元表面的凸起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精子尾巴的基部有大量线粒体,有利于精子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给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CO2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其过程简图如下。经核磁共振等检测显示,该人工合成的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H2的作用类似于叶绿体中的NADH
B.在固定等量CO2的情况下,与自然绿色植物相比,人工合成过程的淀粉积累量较少
C.植物体内类似CO2转化为C6中间体进而转化为淀粉的过程,往往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C6中间体”如果被植物根细胞利用,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氧化分解时,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ATP的量不同
3. 图甲中①处为清水,②处为蔗糖溶液;图乙表示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图丙为O2浓度对某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变化可以用图丙来表示
B.图乙中葡萄糖进入细胞时不需要消耗ATP,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C.图丙可以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种无机盐离子
D.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水分子进出漏斗速率相等,漏斗内外溶液浓度也相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外因是细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如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而言,即使胞外信号D、E一直存在,细胞也不会一直分裂
B.用特定的胞外信号F和G可以定向诱导干细胞的分化
C.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的血清可能含有胞外信号A、B、C
D.由图可知,细胞凋亡不受机体调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培育植物新品种方面展示出独特优势,如图是利用某二倍体植株经该技术获取杂交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叶片经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后需用流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
B.图示①过程可采用酶解法或者解离液处理叶片获取原生质体
C.利用上述杂交技术可以获得可育的四倍体植株
D.将经④过程获得的杂种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即可获得目标杂种植株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人们可以通过传统发酵技术或发酵工程来进行发酵生产。下列有关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
B.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C.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D.发酵工程可用于生产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②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叫作基因突变
③发生基因突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但生物的遗传信息一定改变
④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DNA上以及DNA的任何部位,因此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⑤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⑥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一般不可见,而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见
⑦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⑧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⑨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蛋白质合成时,核糖体上催化肽键形成的活性部位被称为肽酰转移酶。用红霉素或RNA酶处理肽酰转移酶均可抑制其合成肽链,用蛋白酶处理效果不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肽酰转移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红霉素可抑制细菌增长,抑菌机理是抑制基因转录
C.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一个mRNA分子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合成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磷酸二酯键
9. 玉米细胞中的A基因编码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杂合子玉米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让亲本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AA:Aa:aa=3:4:1,F1随机受粉获得F2。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会使亲本1/3的不含A的花粉死亡
B.F2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C.F1产生的雄配子的比例为A:a=5:1
D.从亲本到F2,A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
10. 转座子又称跳跃基因,是基因组DNA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复制型转座子通过转录RNA来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澳洲野生稻在过去近300万年内,3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座子可能会造成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
B.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需要逆转录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参与
C.转座子可能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多样性,不利于生物进化
D.复制型转座子在原来位置丢失转座子,而在插入位置增加转座子,可能会造成表型变化
11.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是脑卒中致死的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的活动密切相关,与肾脏关系不大
B.由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正常情况下其渗透压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液
C.呼吸性碱中毒往往表现为血浆pH高于正常值,此症状可能是过度通气引起的
D.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一定是由人体自身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
12.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患病的原因也很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等。如图为血糖调节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人持续出现糖尿现象,则可以断定其为糖尿病患者
B.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可以通过调节有机物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提高血糖浓度
C.图中C为交感神经,D为副交感神经,二者功能往往是相反的,G为肾上腺髓质
D.因为图中A可抑制B的分泌,所以A与B在调节血糖效应时表现为相抗衡作用
13. 生长素是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某兴趣小组探究了生长素类调节剂NA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同时探究了NAA和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KT)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目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进行图1正式实验前,可进行预实验,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而正式实验则不需要
B.多种植物细胞均可合成NAA,其在植物体内既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也可以抑制植物生长
C.题中所用浓度的NAA对棉花侧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施加一定浓度的KT可以增强该效应
D.来自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分别促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裂,表现出协同作用
14. 植物光敏色素有Pr和Pfr两种不同形态,在黑暗中Pfr可以经暗逆转缓慢转变成Pr,而红光和远红光照射可以让两者迅速发生转化(如图)。短日照植物实际上是长暗期植物,即需要较长的暗期才能使两种光敏色素的比例达到所需值,刺激成花激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则刚好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可以将接受的光能传递给成花激素基因,从而影响其表达
B.长日照植物需要较低的Pfr/Pr值,短日照植物则相反
C.用红光照射打断短日照植物的暗期,可延迟植物开花
D.长日照植物的光照少于临界日长时,可以通过照射远红光促使其开花
15. 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改变。斑子麻黄是耐贫瘠、耐干旱、耐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样地)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需要随机取样
B.S3样地的斑子麻黄种群自然更新良好,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增长趋势
C.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
D.海拔越高,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
16. 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称为相对多度。某地区退耕还林后,群落中五种草本植物相对多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裂科草和须芒草能将土壤中硝酸盐和氨态氮的浓度降到更低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该退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C.在演替时间10到40年间,群落中草地早熟禾种群密度最高,成为该群落中的优势种
D.据图推测,匍匐冰草和剪股颖可能因不适应低氮土壤最终被淘汰
17. 长白山海拔2100米以上地区气候恶劣,高大乔木已经绝迹,只剩矮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地衣、苔藓等,经过数百年演替,才形成如今地毯式的苔原。研究人员在长白山苔原带的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和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一定区域内放置开顶式增温箱,3年后检测各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群落

处理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牛皮杜鹃一笃斯越橘群落

对照

0.79±0.001a

增温

0.78±0.002a

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

对照

0.73±0.001a

增温

0.66±0.006b

注:表中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A.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可以反映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
B.本实验可模拟温室效应对长白山苔原带各群落的影响
C.据实验结果推测,气候变暖对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影响更大
D.为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可在长白山苔原带多种植阔叶树种以增加对CO2的吸收
18.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乙→丙→丁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图2中,A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C.草原上,兔子依据狼的气味躲避猎捕,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兔子采食草原植物后,植物的再生能力增强,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三、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研究发现,长期紧张的精神状态会导致人体内糖皮质激素(CORT)水平升高,乃至引发其他生理变化。神经纤维膜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见图1;糖皮质激素分泌相关的主要调控机制及部分生理效应见图2,请回答:   

(1)据图分析,在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有反馈调节,也存在______调节。
(2)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分布为______。此时检测发现K+的跨膜净流动量为0,但是细胞内的K+浓度远高于膜外,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若仅考虑神经纤维膜对K+的通透性,平衡时K+静电场强度为-80mV(规定膜外电位为0),而实测的静息电位为-70mV,据图1分析可能原因:______
(3)据图2分析,长期紧张的精神状态所导致的高水平糖皮质激素会促进______,继而促进______,从而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_____(填“更易”或“更难”)兴奋,而导致抑郁情绪。
(4)临床发现施用药物X可缓解因长期紧张情绪引发的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为探究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人员以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检测记录了各组小鼠下丘脑CRH含量、血浆ACTH含量、血清糖皮质激素含量(单位:mg/mL),结果见下表。请分析作答。

组别

处理方式

CRH

ACTH

糖皮质激素

甲组

不作任何处理

23.93

22.34

8.64

乙组

a ,注射药物X

b

c

10.20

丙组

a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45.85

44.30

13.95

①表格中a处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_
②若表格中b、c的范围为:______,则说明药物X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从而起作用;若表格中b、c的范围为:______,则说明药物X可通过作用于垂体从而起作用。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0.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育期内,分行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为研究旱作水稻与西瓜间作对西瓜枯萎病(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研究者将相邻种植的旱作水稻和西瓜之间的土壤分三组进行处理,相关处理及实验结果如图1。______(填组别)分别模拟了间作与单独种植。据图1可知,与其他两组相比,15~21天,尼龙网组发病率______;21天后,尼龙网组发病率______
(2)为研究相关机制,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用图2所示装置种植水稻和西瓜,将L侧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单独密闭在充有14CO2气体的容器中,并将整个装置土层整体密封,目的是______。一段时间后,S侧西瓜叶片中检测出放射性。根据上述实验推测,水稻根部可______,并通过土壤扩散至西瓜,进入西瓜体内发挥作用。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将图2实验中的水稻根浸泡在无菌水中一段时间后,提取溶液中的物质,鉴定后分别将其中的主要成分施加于接种了尖孢镰刀菌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菌落直径如表。
据表中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香豆酸和阿魏酸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反,理由是______。根据②中实验结果分析,下列有关图1中尼龙网组与塑料膜组发病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的推测中,不可能的是______(填字母)。

施加浓度/(mg˙L-1

尖孢镰刀菌菌落直径/mm

香豆酸

阿魏酸

0

65.03

65.03

0.25

63.57

65.88

0.50

61.39

67.65

A.香豆酸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阿魏酸的促进作用
B.图2实验中水稻根部产生的香豆酸的量远多于阿魏酸
C.香豆酸在无菌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阿魏酸
D.西瓜根系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的敏感度有差异
(3)研究发现间作土壤中加入丛枝菌根真菌(AMF)可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AMF可与多种植物共生,通过菌丝桥(由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联合体,是植物在地下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可将植物的根连接起来。利用图2装置探究AMF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的机制,实验组在L侧接种AMF菌液,对照组______(填处理方式)。检测S侧西瓜叶片中的放射性,结果如图3。据图3推测AMF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的机制为______
21. 研究人员以某动物盲肠内容物作为菌种来源,分离得到若干单菌落,并从中筛选出一株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活性最强的细菌——枯草芽孢杆菌(TS)。
(1)分离单菌落的过程中,应先采用______溶解盲肠内容物制成菌液。然后需要对菌液进行充分稀释,原因是______。进而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法将菌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最终分离得到的单菌落称为______
(2)研究人员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可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计数,推测枯草芽孢杆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形增长。
(3)牛津杯法是实验室常用的抑菌实验之一,先将牛津杯(圆形小管)竖直立在已经凝固的不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凝胶平板(下层板)上,再向牛津杯周围倒入混有指示菌的培养基(上层板),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用镊子将牛津杯取出,用移液器向牛津杯制造的小孔中分别加入待测菌发酵液和对照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小孔周围抑菌圈的大小,可反映出待测菌抑菌活性的大小。下图是利用牛津杯法筛选出TS时的操作示意图,上层板培养基中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小孔A处无抑菌圈,B、C、D处出现抑菌圈。其中B处抑菌圈最大。则A处加入的是______;B处加入的是______的发酵液;C、D处加入的是等量含不同种类待测菌的发酵液。   
22. 巨噬细胞是研究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学的重要对象。为研究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14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有多种类型的T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T细胞来自骨髓中的______。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2)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或破损的细胞,这体现了机体的______功能。若免疫反应过度,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组织而出现______病。
(3)用96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对接种的杂交瘤细胞浓度的要求是______
(4)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时,会因______(答3点)等因素而分裂受阻。
(5)吸取③中的上清液到④的培养孔中,根据抗原一抗体杂交原理,需加入抗原进行专一抗体检测,检测过程发现有些杂交瘤细胞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生物技术与工程、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非选择题
5
单选题
17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3,4,20
2
生物技术与工程
3
遗传与进化
4
稳态与调节
5
生物与环境
6
实验与探究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非选择题
10.65细胞骨架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解答题
19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200.6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21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解答题
220.65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解答题
二、单选题
20.65有氧呼吸过程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单选
30.65渗透作用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单选
40.65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单选
50.65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单选
60.65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单选
70.65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单选
80.65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的表达综合单选
9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单选
100.65遗传信息的转录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单选
110.6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选
120.65激素调节的特点  血糖调节单选
130.6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选
140.65植物对温度、光周期等的响应单选
15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单选
160.6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170.65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单选
180.6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