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8 题号:18380991
苹果酒风味清爽,且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的简要流程如下:

(1)过程①榨取的果汁往往比较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
(2)家庭制作果酒时,没有接种酵母菌的环节,发酵所用的酵母菌来自_______。若用密封的玻璃瓶进行发酵,每隔约12小时需将瓶盖拧松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过程②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培养基(从功能分)。过程③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法,如果希望反复使用这些固定化酵母细胞,一定要避免________
(4)过程④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接种可采用_________法。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肠道菌群对于人体健康的维持和疾病发生起重要的作用。人体肠道有大量的微生物,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从健康人体的粪便中分离、提取出多种微生物,经过鉴定、研究、筛选出的特定菌落正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1)大肠杆菌是生活在人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下面是其培养基配方:
成分蛋白胨乳糖磷酸二氢钾蒸馏水2%的伊红水溶液0.5%的美蓝水溶液琼脂
含量10g10g2g1000mL20mL13mL20~30g
①该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属于___培养基,若要培养乳酸杆菌,除了表中所示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几类营养物质,还需要加入___,才能确保乳酸杆菌正常生长。②将某志愿者粪便经过处理后制成肠道菌群悬液,按照下图所示过程稀释涂布了5个上述培养基,每个培养基上涂布0.1mL稀释液,5个培养基上黑色菌落数分别为8、62、75、88、95,则该志愿者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密度为___个/mL(假设肠道内只有大肠杆菌的代谢物能与伊红美蓝产生黑色反应)。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可能原因是___

(2)人体肠道微生物限制病原体在肠道定植的能力称为定植抵抗力。科研人员对于定植抵抗力开展了相关研究:
①将10种非致病肠道微生物(B1-B10)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加入致病微生物A1共培养2天,实验结果如下图,结果表明___

②结合本研究及所学知识,阐述滥用抗菌药可能带来的风险___
2024-06-05更新 | 4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微生物连续培养时,容器中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会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
(1)按物理状态分,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此种培养基通常主要用于__________
A.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B.观察细菌的运动
C.细菌的鉴定和计数               D.大量繁殖细菌
(2)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突变,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新菌株能在培养基中存活而不被淘汰掉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现将CV101和CV103两种菌种同时接种到葡萄糖含量有限的培养基中,实时检测两者细胞数量变化趋势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含量,结果如图。

(3)实验现象分析: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生存的菌种是______________。CV101菌种细胞数量在OA段有所下降,在A点之后才开始上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但CV103不能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1的培养基中生长。为验证以上事实,进行以下实验:
(4)配制培养基,选用的碳源是____________。将CV101和CV103菌株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5)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19更新 | 38次组卷
【推荐3】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
   
(1)从物理状态来看CMC平板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富集培养后的菌种常采用___________法接种于CMC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___________初步鉴定并挑取产纤维素酶菌株XZ-33。
(2)诱变选育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时,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 筛选出___________与菌落直径比大的菌落。
(3)如图是筛选获得菌株UV-Co16过程中60Co-γ辐照剂量与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符合生产需要的突变菌数占诱变后活菌数的比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用60Co-γ射线诱变处理时合适的辐照剂量为___________
   
2024-04-05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