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8 题号:19938799
人的血清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研究人员欲用乳腺生物反应器来大量生产HSA。下图所示为HSA基因片段和人工构建的大肠杆菌质粒pBR322,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切割形成末端完全不同的4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工构建pBR322质粒除了含特定限制酶切割位点、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
(2)若选用牛作为受体动物,可将人血清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__________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中,然后使其发育成转基因牛。
(3)据图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选择__________作为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的限制酶可提高目的基因和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排除普通受体细胞(未导入质粒)、空质粒受体细胞(导入pBR322质粒而非重组质粒)的干扰,目的基因导入后,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制备甲、乙两种培养基,甲培养基含新霉素,乙培养基含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在甲培养基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存,在乙培养基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存。
(5)据下图分析,利用PCR技术获取HSA基因时,应选择甲、乙、丙、丁四种引物中的__________,需扩增__________次后得到HSA目的基因。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DNA亲子鉴定测试原理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黏膜细胞或者培育的组织内提取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反复几次过程,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的不同部位并形成独特的条码,便可得到超过99.9%的分辨概率。 请回答:
(1)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样品切成特定的小片段,这主要体现了酶的(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作用条件温和
(2)“探针”是指(        )
A.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3)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为什么?________
(4)样品DNA经PCR技术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分子克隆。其原理是利用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动的生物体。

①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
②某样品DNA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A+T):(G+C)=1/2,现欲得到100个与样品相同的DNA,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③A过程也称为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95℃时才能完成,说明DNA分子具有________性。
④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C过程的酶是________,它与正常细胞里的酶区别是__
2016-11-26更新 | 5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科研工作者将柽柳匙叶草液泡膜II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棉花细胞内,获得了耐盐新品种。图1是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Sau3AI、EcoRI、BamHI为三种限制酶(Sau3AI、BamHI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图2是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目前常用_____方法从柽柳叶草基因组中获取TaNHX2基因,该方法需有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2种引物,引物是_____
(2)计划用EcoR1分别切割图1中DNA片段和图2所示质粒,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①构建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
②本方案的缺陷是:可能导致_____以及目的基因与质粒的反向连接。
③为避免上述缺陷,最佳方案是用_____切割图1的DNA,用_____切割图2质粒。
(3)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后,还需要利用_____技术才能得到转基因棉花苗,这一技术的原理是_____
(4)要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检测耐盐新品种的培育效果,检测方法是_____
2023-05-01更新 | 28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对某冠状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其实就是对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进行检测。目前主流方法为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为检测某人是否感染了该冠状病毒,需要进行以下相关操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组织样本中提取RNA;③RT(逆转录)成cDNA;④采集样本(咽拭子或鼻拭子);⑤利用PCR扩增DNA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得到正确的核酸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序号表示)。核酸检测样本多采集于咽、鼻,这些部位存在多种微生物,提取物中核酸种类可能有多种,但通过PCR技术可专一地对该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扩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中,需设计2种引物,需要提供引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性时温度的设定是该步操作成败的关键,而复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CR扩增时,在加入引物的同时还需加入一个特异性荧光探针,其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基团和一个淬灭基团,如图所示:

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催化子链延伸时,还具有外切酶活性,它可以沿着___________(填“5'→3'”或“3'→5'”)方向将探针酶切,使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分离,随着DNA扩增次数的增加,荧光的强度会逐渐增大,从而实现荧光信号的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完全同步。
(4)除了荧光检测法,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分析PCR扩增结果。
2024-05-06更新 | 2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