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954 题号:22444190
图为构建苘麻抗除草剂基因A重组质粒的技术流程,其中NptⅡ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GUS基因仅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可催化底物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CR扩增A时可在引物中加入PstI和XhoI的酶切位点
B.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初步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C.用农杆菌转化植物愈伤组织选择呈现蓝色的组织进行培养
D.启动子若为除草剂诱导启动子将减少细胞物质和能量浪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常用方法。将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R发出的荧光可被检测到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如图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该值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个数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模板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在反应过程中,无需ATP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C.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
D.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的病变的概率越小
2021-07-23更新 | 15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2】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3'-C上的一OH 脱 O 后转化为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4 种dNTP、1种³²P标记的ddNTP 和1种引物及其他所需材料,经扩增后获得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混合物。分别利用如图所示 4 种³²P标记的adNTP 进行PCR 后,将产物点样在变性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通过放射性自显影检测,不可以读出DNA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某待测DNA 片段的电泳检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       
   
A.PCR反应体系中的退火温度适当升高可以提高PCR 特异性
B.连接到核苷酸链上的ddNTP 因3’—C 上没有—OH 而导致 DNA 延伸中断
C.该 DNA 片段的待测碱基序列为5'-TTGGCTGCAA-3'
D.该 PCR 过程中待测 DNA 片段只有 1条链作为模板
2024-04-08更新 | 3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基本流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样本被污染,RNA酶将病毒RNA降解,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
C.若只考虑一个DNA,其复制了n次,则整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到2n+1-2个荧光信号
D.若样本RNA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通过①产生的DNA中T占碱基总数的20%
2023-05-31更新 | 3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