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0 题号:5065816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普通低温(-26℃)、深低温(-80℃)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月龄、体重和健康状况一致的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A组20条经-80℃处理的跟腱移植给C组,B组20条经-26℃处理的跟腱移植给D组,E组常温下左右后肢跟腱互换移植(自体组)。F组随机两两配对,然后常温下将配对动物左右后肢未经处理的跟腱相互移植 (异体组)。跟腱移植4周后,进行细胞免疫水平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以确定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题中A组跟腱移植给C组的处理过程是______
(2)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强。与E组相比,F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的原因可能是F组中移植的异体跟腱作为_______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3)依据上表数据和实验目的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①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_________。低温处理的异体移植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低温影响了有丝分裂间期相关酶的活性,主要影响了______过程,从而抑制了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如图甲所示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所示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标号表示过程,m、n表示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__
(2)图甲中的③表示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免疫。
(3)图乙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甲中的___(填图甲中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如图甲中____(填图甲中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有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原体;实验组接种疫苗,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填图甲中标号)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2018-01-21更新 | 1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使小肠上皮细胞得到更新,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小肠干细胞以____________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潘氏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如图1。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参与小肠微环境的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小肠干细胞特异性地表达L蛋白,并且每个细胞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科研人员利用____________酶和DNA连接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L蛋白基因连接,转入小鼠受精卵细胞中。从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小肠干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定期从培养液中取样,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可反映出小肠干细胞____________的多少。
(3)科研人员在上述小肠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T,几天后洗去药物,转入新的培养液中培养(记为第0天),定期取样并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药物T处理使蛋白S的合成量下降,药物T处理停止后0~4天,小肠干细胞中蛋白S的含量仍较低。结合实验数据推测,蛋白S对小肠干细胞的凋亡有____________作用。
(4)研究发现,蛋白S含量较低时,小肠干细胞会分泌W因子,并作用于周围的小肠干细胞。据此推测,上述实验中第4天后荧光强度逐步恢复的原因是W因子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小肠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能通过多种调节作用维持小肠干细胞数目的____________
2017-04-07更新 | 53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下表。
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对照组786383
A2疫苗7848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对照组1125126
B2疫苗1121125

(1)疫苗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合成HPV外壳蛋白L1基因,再与_____连接,导入受体细胞。最后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物质制成疫苗。该技术在生物学称_____,疫苗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
(2)HPV属于______致癌因子,根据_______两组数据分析,该因子易诱发癌前病变。
(3)接种该疫苗后,体内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此时疫苗相当于______,免疫反应主要由______细胞完成。一旦HPV再次浸入机体,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含,阻止HPV吸附宿主细胞。所以 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4)根据______两组数据分析,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
2017-03-02更新 | 4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