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0 题号:1009462
教育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作用。

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重建了文科院系。

——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史料研习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前86年,刘贺继承父位,立为昌邑王。前74年,汉昭帝驾崩后,刘贺曾当过27天的皇帝,被废后回昌邑国故地。前63年,汉宣帝降封刘贺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材料二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1)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依据材料一、二对此进行阐释,完成下表。

考古发现历史信息
政治大量奢华的随葬品说明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
经济10余吨五铢钱
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高超的技术水平
文化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从中可以看到西汉音乐艺术的发展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受到尊崇
贵族生活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

材料三

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开创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到印度的航运。

—摘编自《简明中国经济史》与金开诚《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三,归纳两宋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2018-09-29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

材料一从《法经》到《大清律》,中国封建法典具有明晰的因革关系,长期以来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一切法典、法规皆以君主名义颁行,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同样的行为不一定同罪,同样的罪名不一定同样处刑,行为人的等级身份和血缘关系成为定罪量刑的必要前提。皇帝掌握国家最高司法权。中央设司法机构,辅佐皇帝的重臣可以过问司法,但是司法长官不能过问行政。地方的行政官吏兼任司法审判。

——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人权宣言》节选《拿破仑法典》节选

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和反抗压迫。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所有公民都有权参与政府。每位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
……
第488条:满21岁为成年,每个人从成年之日起,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
……
第546条:给予动产和不动产所有人以充分广泛的权利和保障。

材料三梁启超认为:“以今日之中国视泰西,中国固为野蛮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西方各国重视法治,能做到以法治国,所以西方各国日益强盛。而晚清统治,长期以来以守旧为荣,以变法为戒。久而久之,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富强,形成国势日衰的局面。立宪法为一切法度的根源……国会是确立法治国家的基础……行司法独立为立宪政治之根本。”

孙中山认为:“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宪法是立国的基础,国家强弱之点尽在宪法。有了良好的宪法,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政治上的宪法,就是支配人事的机器……我们现在来讲民治,就是要把机器给予人民。”

李大钊认为:“现在的法律是阶级的法律,在法律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它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它就跟着变动。照法律而言,必须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如私有权。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法改为公有法之一种制度。”

——贾孔会《中国近代法律思想与法制革新》

(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人权宣言》与《拿破仑法典》两部法律文件内容的异同。

(3)结合所学,从社会发展与法律思想变迁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2018-05-14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妇女在古代和近现代的不国际遇,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病故,“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有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礼仪》)
材料二 如图,见下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对妇女解放的作用,并分析妇女解放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3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