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1 题号:101410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教育从洋务派创办各种“洋务学堂”起,就开始落地生根。1904年1月,清廷批准《奏定学堂章程》,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秉承的宗旨是“忠君”与“尊孔”。袁世凯为自己当皇帝复辟帝制,重新尊孔,在教育方面更是通令恢复学校祀孔典礼。面对这种情况,“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研究新学制,胡适在新学制草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2年11月1日,北京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新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该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学制,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六三三制”取代了原来的小学、中学“七四制”。直到现在,依然实行“六三三”制。它还提出了七条教育标准: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这些措施都深刻影响着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

——摘编自雷颐《壬戌学制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戌学制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收养贫困老人的福利机构也包括综合性机构与专门的养老福利机构,“安老坊”“安济院”都是收养“老而无归”的养老院,“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等综合性福利机构也收养孤寡老人、流浪乞丐、残疾人士、贫困人口等。按宋人的界定,60岁以上为老人,可享有进入福利机构养老的权利,国家给他们的养济标准一般为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钱。对80岁以上的居养老人,政府还有额外补助,另给大米及柴钱,90岁以上老人每日有酱菜钱20文,夏天给布衣,冬季给棉衣。

——摘编自谭元敏《宋代福利救济制度论析》

材料二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发布《存恤高年诏》,规定“所在有司精审耆民……年八十、九十,邻里称善者,备其年甲、行实、具状来闻。贫无产业,八十以上,月给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岁加赐帛一匹、絮十斤;其田业仅足自赡者,所给酒、肉、絮、帛如之。”“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岁给米六石。”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说明宋代和明代养老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和明代养老规定产生的共同影响。

2019-07-04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青苗法。在人民青黄不接时官府货之以金钱,一俟秋收,则偿还本利。“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也可“广蓄积,平物价”,农民可出售粮食归还现金,也可直接归还粮食,青苗法显然是具有惠民性质的。1929年大萧条后,美国农产品大量过剩,但美国农业信贷系统被垄断集团把持,农民无法获得货款以应对危机。此时,王安石的青苗法启发了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他从中国古代思想中看到了解决美国农业萧条的希望。1933年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华莱士建立了商品信贷公司和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运用常平仓原理,一方面实施农业货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通过建立常平仓,华莱士奠定了解决大萧条的制度基础。

——摘编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莱士采取的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度借鉴的意义。
2021-03-17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汉书》记载西汉的赋税制度说:“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旧仪》记载:民年(龄)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民年七至十四岁出口赋钱,……”《文献通考》中说:汉凡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正式兵员),每一岁当给郡长官一月之役。其不投者。为钱二千入于官,以雇庸者(代替服役的人)

材料二:康熙说:“致治之道,民为最要,凡是与民生有益,即益行之”。于是在1712年,他以康熙五十年丁册为准,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勿增勿减,额”。……雍正时,又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成为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摘自《清代赋税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并概括汉代赋税制度的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较,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赋税制度改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赋税制度改革的认识。
2018-05-19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