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0328387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濒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为我们的意见极为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头。”……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民主的奇迹》《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材料二   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如《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可关停私营银行,参议院迅速成立“金融银行委员会”,负责召开被整顿银行的听证会,听取业主的申诉,判别其重新开业的可能。《联邦紧急救济法》的实施需耗资30亿美元,参众两院相应成立了3个委员会进行数十次听证,保障了法案的实效性。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材料三   (英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自《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之父们解决中心问题相应办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并未弹劾总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英法近代宪政体制的形成过程,分别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或复辟势力妥协的结果。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成熟的;……”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

(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格莱斯顿为什么把美国1787年宪法看成是“人类……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等许多国家效法。

—《历史必修I》

(3)综上所述,概括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2018-07-14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类历史上形成过很多惯例。对惯例的坚守与扬弃,激荡着人类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编者注:这是古老习俗——“同态复仇”)。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安妮女王时情况发生变化了,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控制下,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竞选成为下院议员。这样,政府成员必须同时是议会议员。安妮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保持一致,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她在1708年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那么到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了,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将行政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钱乘旦《英国通史》

(1)《十二铜表法》的形成体现了惯例的遵从与打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遵从”和“打破”分别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的权力”逐步“消退”的历史过程。并概括这一历史过程的特点。

2017-09-06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公元前3世纪统一中原的秦王朝,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材料二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1)英国和秦王朝都曾经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举例说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
2020-01-17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