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魏孝文帝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7 题号:10337691

材料   建立公众医疗机构,是古今通行、方便患者就医的最可靠办法。西周时期已有专门为贵族服务的医疗机构,但由官府成立的面向老百姓的医疗机构,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当时民间更需要医疗服务,南朝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建立“六疾馆”,救济、收养穷人。“六疾馆”并非专门的医疗机构,仅相当于现代的福利院。开办给老百姓看病的官办医院,则是少数民族鲜卑政权北魏(公元386一557年)设立的。北魏的”医改”创新突出地表现在解决民间看病的问题上。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北魏便曾开展过临时性“送医上门”活动,派医生到“基层”,为患者免费看病、发药。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北魏创办了中国历史上首个面向基层的政府医疗机构“别坊”。别坊有别于为官员和贵族服务的“太医院”,是专门为看不起病的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北魏这套面向特定人群的“免费医改方案”,被称为古代中国医改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是如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建立“别坊”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建立“别坊”制度的作用。
【知识点】 魏孝文帝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玄宗即位时,农民流亡问题严重,国家编户剧减。为此,开元九年开始括户改革,规定:(1)流民百日内到官府自首的,可以重新编入当地户籍,在当地缴纳赋役,原籍赋役予以停止。自愿返乡的,免除当年赋役;(2)过期不自首者,发配到偏远地区;(3)对接纳不法逃户的州县予以处罚;(4)免除之前农民借贷未还的种子、地税。但是改革效果不明显,遭到逃户反抗,造成阶级关系紧张。

从开元十一年开始第二阶段的括户,规定(1)允许自首农民开垦周围闲田;(2)流民编户后,免除六年租庸和征役,仅交纳一定的土地所产实物即可;(3)对于不便流民安定的其它赋役,可以变通处理;(4)任用有才干的“知名士”为劝农判官,到地方宣讲新政,监督执行。该阶段成效明显,括户的成果主要是在该阶段取得的。

——摘编自许道勋《唐玄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第二阶段括户政策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括户政策的作用。

2017-09-12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孝文帝是中国著名的改革家,其改革措施多次被后人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从正音。年三十以下,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推行策略如何?
(2)概括材料二中赵翼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赵翼这一观点?
2016-11-27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所及所学知识,评价上述观点
2010-05-06更新 | 6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