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03663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和平主义团体要求对一战军火交易的情况进行调查。1934年,美国参议院成立以参议员杰拉尔·奈伊为主席的军火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美国是为了少数利益集团而进行战争的。调查结果公布后,美国国内一片哗然,上当受骗之感在美国人脑海中油然而生。深受孤立主义传统影响的美国人认为,参战不仅是为欧洲大国火中取采,而且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此时,欧洲上空已是战云密布,但在国内,孤立主义者则掀起了强大的反战浪潮。面对巨大压力,罗斯福不得不做出让步1935年10月,罗斯福说:“不管其他大陆发生什么事情,美利坚合众国一定而且必须保持我们国父许久以前所祈求它能保持的——置身事外,不受牵连。"1935年中立法案的通过,还与孤立主义者对战债问题的认识有关。《约翰逊战债施欠法》规定禁止向英、法等债务国货款,反映了孤立主义者的仇英情绪。……1939年10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皮特曼方案,即美国在30年代的第四个中立法。其主要内容是:废除武器禁运;交战国可以现金购买武器。修改中立法斗争的胜利,预示着孤立主义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国际主义时代即将到来。

——摘编自乔瑞雪《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法案与孤立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通过1935年中立法案以及第四个中立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通过第四个中立法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1940年9月,美国签订《驱逐舰与基地协定》,从中立立场转向非交战立场,1941年3月,制订《租借法》,1941年8月,签署《大西洋宪章》,从非交战立场转入不宣而战立场。罗斯福还试图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个小时内,美国三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五艘战列舰被击毁,日本另一支特遣队还摧毁了美军在菲律宾的大部分飞机。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美国不但在欧洲而且在亚洲完全卷入了战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美国立场的演变,并简要分析演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二战中美国“完全卷入了战争”的影响。
2017-03-04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里亚纳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的一次海战。1944年6月,美军兵发马里亚纳群岛,日军不得不动用其两年来积蓄的全部力量,发动战略决战“阿号作战”(美方称“马里亚纳海战”)。经此一役,日本海军损失了3艘大型航母、舰载机600余架,主力航空母舰损失惨重,舰载机消耗殆尽,丧失西太平洋制海权,使之无法在4个月后的莱特湾海战派出飞机支持舰队。美军大获全胜,接下来美军B-29轰炸机可以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到当年10月莱特湾之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再也无力改写战局。随后美军更逼近日本本土,山穷水尽的日本海军只有依靠“神风特攻”“菊水作战”的血肉之躯抵挡以先进科技和正确战略作为支撑的进攻者,最终伴随着“大东亚共荣圈”和“大日本帝国”迷梦的终结走入了历史。

——摘编自刘怡《联合舰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马里亚纳海战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里亚纳海战的历史意义。
2019-03-10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在这几天,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使得德军只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而海面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在这几天出人意料的风平浪静。敦刻尔克松软的沙滩,是英法联军的救星。德军的炸弹大多陷入沙滩,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降低。英法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撤退的部队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期间,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争先恐后的混乱情况,这使整个撤退过程非常顺利。撒退的组织者,那些海军军官有着杰出的组织才能,他们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驾驶这些船只的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是,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灵活地向前行驶着。6月4日,历时9天的大撤退宣告结束。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摘编自孔辉.丁舞昌《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原因再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克尔退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2020-04-23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