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104317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1960 年,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在重重困难面前,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千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王进喜因此被誉为“铁人”。

——摘编自《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进喜“铁人”品质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进喜的“铁人”品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晦,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贾谊《论积贮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贾谊的主张及其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贾谊的主张。
2014-06-12更新 | 4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一个国家的外交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封建落后的古老帝国,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交往的时候,更需要建立自己巩固的基础。而使国家巩固基础,增强国力是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为前提的,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长久。今各国又岂有异?惟练兵制器相去太远,正须苦做下学功夫”。李鸿章想要通过以“羁縻”、“笼络”的方法,维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好让清政府有练兵制器以图自强的机会。简单的说就是为满清政府争取自强的时间。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是李鸿章外交的目的和宗旨。在这一宗旨下,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便形成。

——牛少莉《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外须和戎”思想的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外须和戎”的思想。
2021-10-03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今陕西)人。班超年轻时胸怀大志,认为应像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公元73年,班超投笔从戎,跟随窦固等四路讨伐北匈奴。班超带领随从22年时间依次招纳了于阗、疏勒等国,平定了西域55个国家,威震远域。同时遣甘英使大秦(罗马),到波斯湾而返。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公元1008月,班超回到洛阳,九月病故,终年七十一岁。班超一生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班超的伟大成就。
(2)根据材料,简析班超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1-06-03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