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 题号:1049419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嘉佑四年起东南茶法实行了40年的通商法,其弊端日益突出,“嘉祐初遂罢禁榷,行便商之法,客人园户私相贸易,公私不给,利源寝销,岁入不过八十余万”。蔡京主政时期对东南茶法进行了三次变革。崇宁元年茶法恢复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即“选官置司提举措置,并于产茶州县随处置场,官为收买”,商人贩茶首先须到官场买引。崇宁四年蔡京又对茶法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允许商人与园户直接交易,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达到专卖目的,称之谓卖引法。政和二年蔡京再次改革茶法,茶引的发卖和勘验更为严密。因政府印造和发卖茶引时皆备有合同底簿,京师茶务及各州县合同场依据合同底簿勘验和回收茶引,故称为合同场法。茶引的印造和发卖权统归中央,由太府寺印造,都茶务发卖,严禁私造茶引。商人贩茶时盛茶的笼篰由“产茶地分委通判,依样选人匠制造”,造好后“用火印熏记题号,令客人收买盛茶”。对这两种物品制造和发卖权的独占是宋政府收取专卖税,达到专卖目的的最关键环节。

——摘自黄纯艳《论蔡京茶法改革——兼论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


(1)根据材料,概括蔡京茶法改革的发展阶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茶法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蔡京茶法改革的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我国度量衡无一定准则,制度混乱。民国初期进行改制,但效果不佳。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一)标准制:定万国公制为中华民国权度之标准制。长度,以一公尺为标准尺;容量,以一公升为标准升;重量,以一公斤为标准斤。(二)市用制:以与标准制有最简单之比率而与民间习惯相近者为市用制。长度,以标准尺三分之一为市尺,计算面积以六千平方尺为亩;容量,即以一标准升为升;重量,以标准斤二分之一为市斤,一斤为十六两。为保证实施,国民政府成立度量衡推行委员会,公布《度量衡法》,分地区、分期、分器逐步推行公制和市用制。成立全国度量衡局,掌管全国度量衡行政事务。标准制虽未能在全国推行,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市用制,在各省市商业行会促进下通行起来。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指出国民政府计量改革的方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计量改革的影响。
2021-08-27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面对列强的入侵,清朝末年法律变革成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律变革本身是为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服务的,同时它对中国传统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仿照和引进一些近代法律思想和原则。1910年以《大清现行刑律》的名义颁行,作为新刑律颁布前的过渡性法典。刑律共三十篇,三百八十九条,比旧律减少四十七条。将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钱债等纯属民事的条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且将从隋至清沿用已久的笞杖、徒、流、死五刑,改为死刑、流刑、遣刑、徒刑和罚金,以示和各国办法无异。刑律删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并规定死刑仅用绞刑的一种;笞杖改为罚金;充军改为遣刑、流刑;徒刑酌改为工艺;虚拟死罪改为徒、流;变通枷号并除站刑等苛刑。旗人、汉人等犯了同样的罪,一律科断。

——摘编自陈昊《论清末的法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清现行刑律》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
2022-04-18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新政时期,……参照西方各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等根本性大法,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改良监狱等也逐步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清末新政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律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趾高气昂的中华法系第一次低下头来学习各国法律优长,为此后中国法律走向规定了大致不变的路线图。
——摘编自马勇《晚清二十年》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自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民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民主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民主的实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而彼的过程,毋宁说,民主“是一个连续体,一段旅程,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
——摘自黄相怀等《“中国式民主”的现实逻辑与内在理路》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表现。并对照材料一,说明中美两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异同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
2016-11-27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