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06707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筹备一场主题展演活动——迈向近代文明
选择一个活动主题:(涂黑你选择的主题后面的“□”)
璀璨的文艺体验——文艺复兴□ 勇敢的航海冒险——新航路开辟□
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文艺复兴”,完成第①②题。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新航路开辟”,完成第③④题。(注:选择一个主题完成即可,多选无效。)

(1)探究考证阶段
选题一·文艺复兴

材料一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笔下的神,也是充满了人性。由于这一转变,艺术家们就必然要去观察和研究自然和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同科学家一样崇尚理性。艺术家重视规律,强调要遵守基于数学的透视法则与解剖学。与此相反,在中世纪的画中,人物的大小、位置、视角等取决于在封建等级阶梯中的地位。

——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①依据材料二,对比并说出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不同,填写下列表格。
图1 图2
画面中人物的形象       
布局与构图
(人物或场景的设计)
      

②依据材料二与问题①的探究成果,说出图2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怎样的核心思想?
选题二·新航路开辟

材料三



③在上图中1处写出与航线相对应的航海家。说出他的船队的主要成就。

材料四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殖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④依据材料四,概括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2)活动筹备阶段,请将表格中提供的素材字母填入相应的主题中:
部分提供的活动素材
A.印第安人的羽毛、项链等装饰物 B.欧式花剑与《哈姆雷特》剧本
C.铁轨和蒸汽机车的模型 D.一张印有美洲的地图
E.以《神曲》中的描述布置舞台场景 F.一只早期通电手提灯的复古模型
文艺复兴:              新航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30年,中国的茶叶被荷兰商人带到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茶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陌生饮品。1652年到1667年,经过两次英荷战争的胜利。英国取代荷兰,垄断了中国茶叶贸易。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到英国,为英国宫廷带来饮茶之风。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当时,在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750年,下午茶风俗在英国中产阶级流行。当茶开始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时,有人指责饮茶败坏世风,无益健康。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茶饮有害的说法渐渐消失,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入的英国产品却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英国人甚至担心,到哪儿去弄那么多的银子从中国购买茶叶。

——摘编自周重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等

材料二   185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将中国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茶种秘密运到印度。在福琼的帮助下,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成功引种茶树。此后,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红茶出口第一大国。1866年,在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只有4%来自印度。到1903年,这个比率上升到了59%。当时,中国茶叶占输往西方的茶叶中的份额下降到了10%。

——摘编自【英】支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饮茶之风和茶叶贸易的演变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演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到哪儿去弄那么多的银子从中国购买茶叶”的问题,英国采取了哪些手段?简要分析这些手段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1-04-13更新 | 1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哥伦布)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这些岛屿,岛上的居民无人表示反抗。”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占领的“这些岛屿”属哪一大洲?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所示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世界市场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10-23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银,特别是银源源不断地从西班牙殖民地流入欧洲,欧洲货币金属的供应量大幅度上升,在整个16世纪至少增加了3倍。西班牙政府曾试图禁止金银的出口,但徒劳无益。而且,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违禁者。它用大量的金银支付对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的欠款,并且资助无休无止的战争。正是这些国家包括西班牙参与的违禁买卖活动,使贵金属在欧洲蔓延扩散。最明显直接的结果是价格的长期(不正常的)上涨。16世纪末的价格水平比世纪初高出3倍至4倍之多。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直到19世纪中期为止,中国长期保持的出口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人用白银偿付来解决的。然而,中国对白银的吸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明朝政府先是停止了纸币的印制,接着又停止了纸币的使用,从而完全使用铜钱和银锭。另外,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

弗林和吉拉德尔说:“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它是靠出售白银而得以生存)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1)材料一描述的是欧洲哪一经济现象?其具体表现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

2016-09-27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