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5 题号:11937982
近代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摘编自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材料二   1861年产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农民遭到了无限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改变不了发展的方向,防止不了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861年“专制制度”的改革方案内容,并分析其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产生了1905年”?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俄国近代化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四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自钱乘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如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材料四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三,指出材料中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 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4)材料四中,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5)四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016-11-21更新 | 10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用比较的眼光看待俄国和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感受多元的文化和别样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看法。
2016-12-12更新 | 2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98月,在内务部审核完各省贵族委员会制定的本省农民条例草案之后,内务大臣兰斯科伊向沙皇递交了一份总结性奏折,将贵族对农民问题的总体意见分为三类。第一类贵族在绝大多数省份都属于多数派,他们很少支持解放农民,最关注的是自己作为地主的物质利益,认为改革只会给他们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导致贵族贫困和破产。他们虽然宣称放弃农奴制,但是仍然以各种形式隐性维持自己的权利。第二类贵族的出发点不是个人物质利益,而是整个贵族的等级利益。他们大多是富裕而著名的地主,希望通过改革建立英国式的大土地贵族,保留贵族等级的领地权和社会影响力,真正的目的在于不带土地解放农民。第三类贵族主张完全废除农奴制,废除地主对农民的权利,认为农民应该通过赎买将全部或部分份地变成自己的完全财产,保障农民在经济和社会关系上的独立性。

               —— 张广翔、李振文《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时期的保守派贵族初论》


(1)据材料概括贵族对农奴制改革的三种不同方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改革的最终方案及所体现的政治智慧,并简要评价。
2022-02-19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