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2013177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已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功臣B.亲周的先代贵族C.王室子弟D.贤明的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假设甲、乙、丙、丁是商周时代的人,请判断哪位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B.乙带兵攻打过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C.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但德才兼备
2016-11-27更新 | 7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当周天子点起烽火时,诸侯因所应履行义务的缘故,纷纷蜂拥而至勤王。该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018-01-15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儒家经典《春秋·榖梁传》中说,“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下列各项对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榖梁传》的说法符合“上古”的实际情况
B.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崩溃
C.《春秋·榖梁传》中四民的排序说明儒家反对重农抑商
D.儒家四民的划分体现了对军人的歧视
2017-08-24更新 | 4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