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4 题号:12044997
在宋代科举制中,增加了一场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阅卷时盖住考生的名字)、誊录(抄写考生的试卷),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另派考官。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B.已经杜绝了政治腐败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读下图《西安大雁塔进士题名帖》,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名词,下列关于进士及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考试内容以策论为主B.选官权力掌握在地方
C.选官标准以才学为主D.科举考试从唐朝开始
2021-03-18更新 | 2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钱穆认为: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应考的有许多门第子弟,在家庭有家教熏染,并早已懂得许多政治掌故。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骤然中试,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自不免生疏杆格。作者意在说明
A.宋代的制度建设不如前朝B.宋代科举取土缺乏公平性
C.重视公平而忽略实际政治素养D.科举的出现是-种历史的倒退
2021-02-28更新 | 2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
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时用
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
2017-06-28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