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2137809
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国家大幅削减教学时数,井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说明
A.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B.教育改革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C.中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D.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20-21高二上·甘肃甘南·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缩减;而俄文专业人数却大幅增加。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左”倾错误泛滥
D.外交政策影响
2017-12-01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中国教育受意识形态影响B.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C.中国教育体系的科学完整D.经济状况制约基础教育发展
2021-02-26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图1、图2分别是1949-1957年和1976-1982年中国的畅销书种数比例图,据此可知,中国的畅销书种数变化
A.为新时期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人才B.促进了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21-05-01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