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4 题号:121954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课程内容上取消了经学科,要求必须体现共和精神,同时增加自然科学课,加强生产技能教育。

——摘编自张惠芬《中国教育简史》

材料二   1958年党中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0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落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摘编自石连海《斯中国教育方针价值取向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初杂役由里长依据黄册所登户等,量户因事点差。然法久弊生,富户豪民用各种手段逃脱杂役,所有差役大部派给中户、下户充当,下户贫困难堪,纷纷逃亡。明英宗正统八年.江西按察金事夏时在江西创行均徭法,明孝宗时正式在全国推行。均徭法改革首先是把那些有定额、有定期的常役从杂役中独立出来.冠其名曰均徭,自此明代徭役正式区分为里甲正役、均徐、杂泛差役三类。均徭法要求"里甲除正役照黄册应当外,又别另编造均徭文册,查勘实在丁粮多寡,编排上中下户,量计杂泛重轻等事金定,挨次轮当"。均徭审编周期方面,"南北直隶及各省地方均徭,其审编之法,有一年一编者,有二年一编者,有三年一编者,皆因时地之不同,繁简之不一,轻重之不等,固难执一隅而议拟也"。正德年间又出现银差和力差之分,银差即徭役折银交纳,一般来说,力差多为重役,由上户承充,银差多为轻役,由下户支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银差日增,力差日减的趋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均徭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均徭法改革的影响。
2022-03-23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宝祐四年(1256年),吴潜受命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当其时,蒙古沿南宋过境陆续建立起一批进攻据点。为此朝廷多次下令措置、防遏海道。……海水军于绍兴二年(1132年)随沿海制置司设立而置,至吴潜制明州时,水军新旧总额为六千人,但常阙数百人,实际所管之兵仅五千人。水军衣粮皆由庆元府供给,券钱则分为二,新军二千人由庆元府给饷,旧军四千人则由通判厅支给。吴潜上任后招镇军额,事权归一。同时在定海水军之内……一层防线,加强防御警备。吴潜还于宝祐五年创义船法,令三郡所部县邑选各乡有财力者以主团结,并添置干办公事三员分莅其事。义船法行后,有效地动员了民力加入沿海防御体系当中,并借此举加强对沿海民船的管控。吴潜沿海制置三年有余,朝廷评价其“郡纲振饬,海道肃清”、“备竭勤劳”。

——摘编自朱文慧《御寇与弭盗:吴潜任职沿海制置使与晚宋海防困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潜海防措施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潜海防措施实施的积极作用。
2021-12-23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   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在这些企业中开展民主改革的指示》求各地对国有企业中所遗留的旧制度,进行民主改革。为此,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政务院发文明令废除搬运行业中的包工头、把头、帮头等封建把持制度,建立民主化的工厂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国营厂矿还建立新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组织,使企业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

——摘编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019-03-19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