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魏孝文帝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5 题号:125263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统治中期,北方豪族“就耕良田,广为产业”,“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在均田制颁布的同一年,北魏宣布实行三长制。主政的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北魏政府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皆由本乡有威望者担任,其核心工作是“定户籍”。此外,其工作还包括养食孤弱者、组织公共设施建设、基层治安和移风易俗等工作。北魏“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三长制代替了过去的宗主督护制,其施行后的户数比北魏前期增加了一倍,“于是海内安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三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三长制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魏孝文帝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经由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进而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基本上以万里长城和天山山脉为界,北方是游牧民族,南方为农耕民族。除商贸往来,战争、劫掠也是各民族互动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进入匈奴地区的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了匈奴单一的游牧经济,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等多种经营,并出现了城市。中原的文字和计算方法也被匈奴人接受。进入中原的匈奴人也在血统、文化上给汉民族以影响。音乐舞蹈、饮食文化、平等观念的传入,又给汉文化带来新的生命力。这些流动的人群,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异族文化的接受者。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推进“汉化”改革的过程中,孝文帝充分展示了他对于汉族先进文化的学习热情。……与努力学习南朝的先进文化同步,孝文帝也着手推出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对孝文帝及其主持的“汉化”改革,我们如果将它放到更久远、更广阔的时空里去考量,可能更容易看清楚它的意义所在。

——胡阿祥、刘志刚《北魏孝文帝:师法先进,厉行改革》

材料三   历史上许多民族创造过原始文字,只有极少几个民族的文字达到完备地记录语言的成熟程度,成为严格意义的“自源”文字,汉字即是其中之一。而日文、朝鲜文和越南文字都属受到汉字影响的“借源”文字。由于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先后经历了对汉字的学习、借用、仿造和创造阶段,因而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

——王颖喆、孙妍《汉字文化圈与中华法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汉朝为例分析汉人是如何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推出的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影响周边国家的史实。
2022-10-07更新 | 4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2016-11-27更新 | 1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北魏中期,私家佃农纷纷脱离世族庄田,世族地主要追回逃亡人口,势必将抢夺国家税户。这是与孝文帝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力量和对基层的控制相冲突的。李冲提出的三长制得到北魏中央高层赞赏。三长制是参照我国古代的乡、里组织制定的。它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取乡人强谨者充当。三年没有过失,可以升迁录用。三长制与新租调力役制结合使北魏政府改变了过去乱征乱要的状况。同时,北魏政府还检括出了强宗豪族大量的“苞荫之户”,国家控制的税户因而增加。三长制的建立,健全了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机构,它既使均田制的推行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又使北魏政府增加赋役来源如愿以偿,这对北魏政权的巩固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北魏以后,直至隋唐中叶,各代虽有变化损益,但都基本沿袭了北魏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基本形式。

——摘编自青林《陇西李冲与魏孝文帝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三长制推行的效果。
2023-02-10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