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法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6 题号:12787879
战国末期韩非子游学楚国归来,在韩国没有得到重用;而秦王嬴政看到他的文章则赞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并最终引进韩非子到秦国。韩非子在秦国的隆遇说明
A.法家思想更符合秦王的统治策略B.秦国已具备统一六国的军事条件
C.法家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秦王有包容各国人才的政治胸怀
2021·全国·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墨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日: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与该观点最相近的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2020-12-25更新 | 1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018-11-30更新 | 15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韩非子说:“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这一现象
A.使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冲击B.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强化
C.对国君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D.为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2021-01-27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