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文艺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291515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②他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③此后,希腊文化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④亚历山大加速了希腊文化向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传播,但文化决非是单向传播的事。⑤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几百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世界。

——摘编自(英)麦克卡提《亚历山大传奇》

材料二   14世纪和15世纪曾长时期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这并非没有道理。由于粮食危机、饥荒、战争、暴动造成人民的贫困,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加上宗教的无序状态,使这个时期具有变化不定、混乱动荡的特点。然而,对于这个时期,也可用略有差别的方式来解释,即这段危机时期也是有希望的时期。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

材料三   18世纪,“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在西方启蒙运动那里,东方是一个重要参照,孔子成为理性主义的代言人和领路人,东方世界为西方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所向往的理性精神。伏尔泰表现出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认可和欣赏,号召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君主们应该认真向孔子、向中国学习。

——摘自曹顺庆《世界多元文明史实与西方中心文明观的破除》


(1)写出材料一中属于史实的句子序号,并简要说明史实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5世纪是欧洲“黑暗时期"的理由,并说明“也是有希望时期”的思想表现。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对孔子思想的态度,并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与远东地区和穆斯林世界的接触日益密切,刺激了新的学说和思潮的诞生。这种艺术和知识的觉醒被称为“文艺复兴”,意思是“重生”,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开始用更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人类的形态,而但丁和彼特拉克等意大利诗人则开始探索人性。布鲁内莱斯基和帕拉迪奥等建筑师创造的建筑可以与古代世界最优秀的建筑相媲美,而身兼艺术家、雕刻家、工程师和许多其他学科大师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则是“文艺复兴人”的原型。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等权贵之家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和技术成就提供了财政支持。

——摘编自[]艾玛·玛丽奥特著《世界文明5000年:一幅包罗万象的世界文明索引图》

材料二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找到中国病体的症结所在,但至少给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即“民主共和”的思想。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沉重,致使漫长的“文艺复兴”之苦旅走得异常步履维艰。直到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新文化运动的指挥者们采用西方先进的X光照出了中国这个病体的要症,便开始了一场激流式的冲击旧思想、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聂春燕《中国文艺复兴进程中的“激流”——评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兴起背景上说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不同,并分析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激流”的原因。
2022-07-04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

——曼内蒂《论人的尊严与卓越》

材料二   在神权专政的时代,教士可以替神发言,规划人间的秩序;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这种因人而异的神律,就是不可预测的规律。宗教革命以后,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德国系统的法律,一方面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法律;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法律解释为神律在人间的体现。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又在这套罗马法的基础上,编纂出《拿破仑法典》,也不外乎根据神设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人间的行为规范。这种法典,也必须合乎理性。

——摘编自《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三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1)指出材料一中作者的主张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怎样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哪一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社会在对人的判罚方面的主要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2022-05-31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成为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所及,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

——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等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