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 题号:12933367
英国在世界近代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大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无不与世界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0年的种种事件是英格兰人民集体智慧的最初体现。英格兰经历了可怕的事,内战爆发,国王被斩首。20年间,英格兰仿佛在试验各种政体。……在尝试和错误中经历巨大变化之后,英格兰决定恢复君主制,……不过就算如此,之后的君主制也与从前不同了。

——西蒙·詹姆斯《英格兰简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波及全世界。英帝国整体卷入战争,阵亡的士兵大约有100万,其中约80%是英国士兵。在大战中英国支出战费近100亿英镑,损失船只约900万吨位。就在大战结束后不久,除白人自治领的离心倾向日重,帝国其他部分也爆发出民族主义浪潮,冲击着帝国脆弱的大堤:1919年,埃及首先发生民众反抗,第二年,伊拉克也发生暴乱。但最严重的问题出现在爱尔兰,爱尔兰的事态影响到整个帝国。但英帝国却由于战争而扩大了。

——整理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西方政客并不真心反对德国,或者在原则上热情支持反对法西斯,这在英国表现得特别明显,尤其是那些“我们极不熟悉的遥远国度”发生的欧洲大陆版图变更并不会让英国血压升高。……1939年3月到9月发生的黑色悲喜剧为一场战争拉开了帷幕。这场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战争发生在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时间和地点,这实际上让英国作为交战国一筹莫展。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的相关史实阐述英格兰“试验各种政体”的基本过程,从君权变化的角度指出“之后的君主制与之前不同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对英帝国的消极影响。结合国联盟约相关内容说明“英帝国却由于战争而扩大”。
(3)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版图变更”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黑色悲喜剧”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造成的影响。
2021-02-02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这样的贵族政治论者所朦朦胧胧意识到的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政治结果。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8年欧洲与1914年欧洲的不同之处。
(2)用史实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政治结果”。
2016-12-12更新 | 4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战公约》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
1962年9月2日,苏联宣布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公布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核导弹。
1962年10月23日,肯尼迪宣布从24日起拦截和检查前往古巴的舰船,全球美军进入核战备状态。赫鲁晓夫也宣布苏联和华约的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1962年10月28日,美苏达成协议:苏联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并在联合国核查后运回本国,美国允诺拆除其部署在土耳其针对苏联的导弹,并保证不进攻古巴。
1962年11月20日,美国在确定苏联履行协议后,宣布解除对古巴的封锁。
1963年8月30日,美苏首脑之间的“热线”电话投入使用。

——摘编自《从古巴导弹危机看危机的处理》等


(2)根据材料概括古巴导弹危机呈现的特点。指出两国处理危机的相同策略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条约规定,美苏双方将全部销毁和彻底禁止射程为500至10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和射程为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这是美苏裁军谈判史上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但条约规定要销毁的核弹头的数目只占两国拥有的核弹头总数的3%—4%。
(3)根据材料指出该条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条约签订的积极作用
(4)综上,谈谈你对解决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2018-05-11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