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29437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代十国是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首先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抑制寺院经济,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周世宗在位虽不到六年,但他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宋之世的开创者并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世宗柴荣。

——摘编自刘铁男、赵辉《周世宗柴荣的经济改革策略考证》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经济整顿和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实质和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代政府沿袭前朝的匠籍制度,将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加强管理,不得脱籍。手工业者一般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大类。轮班匠必须定期到京师手工业作坊无偿服役3个月,称“一班”,周期因行业而异,一年至五年不等。轮班匠常常通过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而住坐匠主要是京师附近的工匠,每月上工10天,有一定报酬。这种匠籍制度极大限制了工匠独立自主的经营。15世纪末,明政府允许轮班匠以银代役。从16世纪末开始,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到了清代顺治年间,清政府决定废除匠籍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匠人也获得了自由身份。

——摘编自张民《古代中国手工业》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对轮班匠一律征银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废除匠籍制度的历史作用。

2018-04-05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寻以户口滋增,重行析置,计开皇、仁寿间原北朝城内增州五十六,废州十三,两者相比,尚赢四十三,合诸平陈后所置五十七州(废玉、湛、韶三州不计),共数三百。刘炫所谓“夸州三百”,(《隋书》七五《炫传》)其总允符。追大业三年,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益事苷省,名虽同于晴前之邵,实则无异开皇之州。而以郡统县,表面又略类乎寮制。总计当日存郡百九十,三分省一:县一千二百五十五,平均每郡领六县以上,其辖境视文帝时扩大,是为隋代之第二次改革。

——岑仲勉《隋唐史》


(1)根据材料,概括隋初州县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初州县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0-06-13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并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建立。起征点确定为每月或每次800元,征税对象包括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而国内居民工资收入普遍很低,因此绝大多数国内居民不在征税范围之内。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只适用于对中国公民个人收入征税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并规定从1987年起,1980年的个税法案只适用于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与此同时,实施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三税并轨,从1994年开始实施

——摘编自唐婧妮《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与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0—1993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说明1980—1993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2020-06-25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