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3 题号:130032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张之洞会同张百熙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修成《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各级各类学堂的招生对象、入学条件、开设课程,以及考试、毕业待遇等都做了详尽规定,该学制纵向分为三段,分别为初、中、高等,横向分为普通学堂、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三部分。该学制在制定中明确强调:“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练其艺能”。学制的课程设置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重视利用乡土资料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并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刘虹等《(癸卯学制)百年论》

材料二   1922111日,仿效美国学制的“壬戌学制”正式诞生。这个学制体现了与世界教育趋势相一致的特点和优点:(1)调整了各段教育年限,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至五年,大致相当于人的童年、少年、青年初期及稍后阶段,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变化和需求;(2)追求“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3)注重职业教育和补习教育。后因经济拮据等原因,其中选科制等内容无法实施,1949年后再次进行改革。

——摘编自周字清等《晚清民国学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近代两次教育改革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及启示。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魏征收的锦、绢当为口赋和算赋的合并。不同的是汉制征收货币,魏制改征实物;汉制以丁为征收单位,曹魏把人头税等货币折成绢、布以后,如果把完整成匹的绢、布,断裂成零碎的片段来折合成人头税,不但计算起来存在着困难,而且碎裂不成整匹的绢、布,也不能再制衣服,这对人力物力来说,都是莫大的浪费,同时也由于东汉末年以来,剥削过重,逃亡者多,户较丁更不容易流动,也就更便于征调,故魏制以户为征收单位,并易其名为户调。户调实施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业始终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业和手工业是一直结合在一起的,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政府编户齐民一部分都被世家豪族分割去了,政府的税源日益减少,封建政权自然更需要加紧对自耕小农的剥削,这样,就会既向他们要大量租谷,又向他们要超额的调绢了。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魏户调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魏实行户调改革的背景。
2021-10-12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沈家本在奏进《法院编制法》草案的奏折中一开始就引用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二十七日的上谕,称赞其“为宪政之预备,奠自强之初基,睿谟宏远”,自己“钦佩莫名”。接下来,沈家本介绍说,该草案经由修订法律馆馆员分门编纂,冈田朝太郎帮同审查,最后由他本人“折中刊定”,“阅八月始克属稿”。初稿告成后,又根据各部、院官制清单,“详加对勘,剥肤存贞”,最后形成了15章140条的奏进稿。奏折的重点,是解释“为各国通用,而于今日之实际及中国之风习未宜因袭”的几种制度。一为“定额”,即审判组织的人员组成。各国审判制度,通常是初级审判由一人实行单独制,地方审判、高等审判、最高审判分别以3人、5人、7人实行合议制。而《法院编制法》对此稍有变通,改为初级审采用单独制;地方审一般用推事1人,若经预审或再审则用3人;高等审判、最高审判分别以3人、5人实行合议制。二为“巡审”。日本在区裁判所设出张所,临时派遣人员审判案件。《法院编制法》仅规定在地方审判厅以上设分厅;巡审员仅由大理院酌量派遣,以特别事件且关系重要者为限,高等审判厅以下不得援用。
——吴泽勇《清末修订〈法院编制法〉(1910年颁布)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编订《法院编制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关于《法院编制法》的编订。
2016-11-27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56年,肃宗登基后,派人到财富聚集的江淮、蜀汉地区向富商大族按资产征税,"十分收二",称为"率贷",各道节度使、观察使也多向商人征税,或在交通要道及交易之处计钱收税,从此"商旅无利,多失业矣"。此外,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院,规定民间的产盐户所产食盐一律卖予盐院,否则以盗卖罪论。其令一出,盐价顿时上涨十倍,盐价腾涨又造成粮食价格上扬,民间出现民众饿死的现象。后来,主管全国财政的刘晏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他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这个办法大大减少了盐政机构的人员和行政成本。他在全国十三个重要产盐区设立巡院,一方面打击私盐,另一方面则保护获得政策牌照的盐商的利益。他还制定了"常平盐"制度,以保证非产生地区的盐价和食盐供应,防止投机商人国盐牟利。这些措施果然立竿见影,食盐专卖收入十多年增长了十五倍,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刘晏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刘晏变法的积极效果。
2020-11-1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