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13255915
勃列日涅夫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力图“把集中的部门管理同共和国和地方的广泛的经营主动性结合起来”。从1965年改组后到1970年,加盟共和国(包括地方)所属工业产值与联盟所属工业产值基本各占50%左右。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A.有限地利用了市场机制B.均衡了工业的地域分布
C.增强了苏联国际影响力D.证明国家调控能力下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1】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6-12-12更新 | 10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66年10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批准了《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生产条例》,两个文件的核心是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这表明,当时苏联(     
A.正在实施经济领域的改革B.工业生产取得巨大的成就
C.否定对经济进行集中管理D.发生了严重社会经济危机
2023-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56—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进入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这些现象
A.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表现
C.说明美国深陷经济危机难以自拔
D.是美苏争霸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2019-03-05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