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137991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社会安定和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便在国民中准确地区分出普通民众和敌视新政权并伺机破坏的敌对分子……公安部于1950年和1951年分别颁布了《关于特种人口的暂行管理办法》《城市户口暂行管理办法》。1958年,公安部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它基本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现代基础工业,并逐步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再加上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实行,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要消化这些劳动力,光靠农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农村人口势必要向城市转移和流动。……984410月,国务院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据《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户口管理的意义。
(2)根据材料,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户籍管理的变化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户籍改革的认识。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5年,英国、泰国签订不平等的《鲍林条约》,它规定,英国在泰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之后,从1856-1868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同泰国签订类似的不平等条约,由于泰国没有一套近代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一直成为列强拒绝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最强硬借口《鲍林条约》签订后,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和西方观念的碰撞,涉及到泰国的方方面面,这是泰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不能满足的。具有西化倾向的朱拉隆功国王,希望通过法律改革,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使得王权得以巩固。1874年,朱拉隆功的法律改革拉开序幕,经过前期改革,泰国出现了新旧法律机构并行的“双轨制”现象,给法律改革带来许多麻烦和混乱。1895年,朱拉隆功又推行了更为全面的法律改革。泰国的法制改革对于整个泰国社会意义巨大。改革使泰国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初步确立,现代法律制度的若干原则在泰国得到实施和运用,1909年《泰英条约》规定英国放弃在泰国的领事裁判权。泰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废止领事裁判权的亚洲国家。

——摘编自魏贵华《朱拉隆功的法制改革与泰国现代法制的初步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拉隆功法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拉隆功法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10-02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年6月19日,在美国国会内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美国的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世界银价飞涨,从1934年年初的每盎司0、35美元涨至10月份的0.55美元,到1935年4月一度涨至每盎司0.81美元。银价暴涨造成西方在中国购买资源的支出大增,同时中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1934年流出1.80亿两,1935年流出1.86亿两片艮本位币制难以维持,造成了银根奇紧、物价猛跌、利息上涨、销路呆滞、钱庄倒闭、银行关闭等严重后果。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取代银本位的银圆。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由中央银行收兑,同时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193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谈判后,签署《白银协定》,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美国维持银价的稳定,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桂钩。中国实行法币改革的成效是极其显著的。至1936年,中国外债是20、46亿海关两白银,各国在华投资29亿两,在华民间债权、财产、房产等70亿两,将外国资产全部从白银置换为法币,这些财富是中国GDP的3倍,是中国法币发行量的8倍,不得不说是中国金融界的一场重大历史性胜利。
——张婕《中国近代货币战争史》
(1)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015-07-22更新 | 11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5年,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好转,新一轮工资改革也应运出台。这次改行工资制待遇后,工作人员住用公家房屋和使用公家家具、水电,一律缴租、纳费。这次工资改革,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分配制度,其中党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企业工人分为8个(个别工种为7个)技术等级。专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都相应有了自己的等级系列。与此同时,依据各地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费用水平、交通及工资状况,并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工资区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定级标准采用依据职务,参考德、才和资历进行评定。这次评级,担任重要职务的党外人士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甚至被高评。广大党外人士对共产党的胸怀普遍赞赏,并欣然领受。

——摘编自黄新原《五十年代的工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5年工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5年工资改革的特点。
2021-04-19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