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13975655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初期,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工矿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保留了比较多的“旧”的痕迹。

1950228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在国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清除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废除各种官像资本统治时期遗留下来压迫工人的制度,如包工制把头制和搜身制等。实行生产改革,一是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ニ是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大カ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如燃料工业部1950年作出了《在国营煤矿全面推行新的生产方法的决定》,废除过去长期米用的高落式与方柱式的采牒方法,使用和推广三段长壁,石充填等新的采煤技术。

——根据林蕴晖等著《凯歌行进的时期》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建国初期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漕粮由地方官征收于民,再交兑漕运部门运抵京城,历时近一年。从仓储、运输、损耗加之行政成本,使得漕粮运费远高于米粮本身价值。咸丰年间,因战乱兵婴影响,漕粮运输愈发困难。咸丰七年(1857年)湖北军务大体告竣,但仍需为省内及入江皖作战各营提供饷需,湖北巡抚胡林翼开始在湖北主持漕务改革。各州县将漕粮改折银钱征收,除部分截留充军饷外,滑折银分批运抵京师。同治末年起,湖北在漕粮折征基础上,每岁由招商局于江皖等地采买海运米三万石,由沪海运至津,交兑通仓。南方省份普遍进行漕务改革,这反映出近代不计成本的“贡赋逻辑”逐渐被改变。

——摘编自周健《改折与海运:胡林翼改革与19世纪后半期的湖北漕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林翼在湖北推行漕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各省漕务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2-03-23更新 | 1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选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安史之乱后,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在两税法推行进程中,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等。沉重的苛捐杂税,使劳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两税法”实际上已不再存在了。

—摘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实行两税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朝的两税法改革。

2017-12-08更新 | 1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5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提出五点:第一,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第二,开展有偿业余服务;第三,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第四,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第五,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医”。1992年,医改正式迈出“市场化”步伐。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

—摘编自2008年《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义。

2018-04-25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