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 古巴比伦文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40299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大类?列举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的有哪两个。
(2)根据材料二,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古希腊发展的影响。
20-21高一下·吉林延边·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两河流域再往东越过伊朗高原就进入到我们现在称为远东的地区(严格意义上这是西欧的概念),这一地区的大河也孕育了最初的文明,这就是与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并称为四大文明的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从文明发生的顺序上来说,远东的文明要晚一些,由于考古材料的局限和一些西方偏见,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远东的文明是受中近东的文明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越来越多的材料表明,这两大文明具有原生性。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与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似,比如都从事农业活动,都有自己的文字系统,都摸索出自己的历法,有成熟的政府管理机构。不过,它们又有各自的不同和特点。这两个文明从最早的时候到现在几乎保持一种长期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比印度文明还要明显)。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东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四大文明的共性。
2022-03-17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献县迎春中学举行了次主题为《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并存》的探究学习活动,搜集部分史料如下。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同: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它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改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公元前5世纪,正值雅典民主政治极盛时代,充其量只有六分之一的居民享受选举权,享有公民身份。广大农民很少参加公民大会,因为放下生产而远来雅典开会是不方便的。列宁曾指出:“奴隶制时代的国家,不论是君主政治或共和政体,贵族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国,总是奴隶主的国家。”

——摘编自陆满堂《试论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四   种姓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它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婆罗门是嘴巴,刹帝利是双上肢,吠舍是双腿,首陀罗是双脚,贱民则不属于人身上的任何部分。婆罗门阶层的后代必然是婆罗门阶层,他们即使犯了严重的罪行,也不可以被判处死刑。基本上只能是刹帝利阶层的人士,来担王国家的决策和管理人员,婆罗门阶层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影响力,而其他等级的老百姓是绝对不能够染指政坛的。不同阶层的人士只能从事该阶层相应的工作职位,双方结婚对象大多数是处于同一种姓阶层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分析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局限性。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2023-07-28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考古学上的埃利都欧贝特文化时期(公元前4300~前3500年,军事民主制时期)就巳开始出现城市,这些城市始建于国家产生前,如乌鲁克。及至“苏美尔初史时期”(公元前3500~前2700年),伴随着阶级分化,城市成为结合周围若干城镇、农业地区而形成的国家的中心。在苏美尔,这种以城市为主要基础和单位的国家相继产生了许多,如乌鲁克、乌尔、乌玛、基什、拉阿什等数十个,史学界一般称其为“苏美尔城市国家”或“苏美尔城邦"。苏美尔城邦时期,军事民主制的机构发展为国家的政治机构,即军事首领演化为城邦首领,氏族长老会演化为贵族会议,氏族部落成员参加的民众会议演化为公民男子战士会议(也称人民大会)。这三个机构的力量对比对城邦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决定性意义。

——摘编自张志民、张淑君《试论“苏美尔初史时期”城邦政体》

材料二自13世纪后半叶开始,意大利商人除了继续扩展翻越阿尔卑斯山至法国和南德意志的陆上商路外,又不断开发经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至英国和尼德兰等地的海上商路。于是,水陆商路几乎遍布了整个西欧地区,在多瑙河、莱茵河流域乃至西班牙和荚格兰各处,凡水陆交通要道口都出现了城市。……一些城市的发展得不到皇帝多少实际的支持,它们的独立性显得尤为突出一一不仅是相对独立于封建领主,也相对地独立于国家权威。它们维护自治权的手段主要是组建城市联盟,联合抗拒封建割据状态下不利于城市发展的各种势力。

——摘编自计秋枫《市民社会的雏形中世纪欧洲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3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发展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期城市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西欧城市发展的影响。
2023-07-06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