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4139307
春秋晚期齐国大夫陈氏向旧公室夺权,以大斗(陈氏家量)出贷,以小斗(姜氏公量)收: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在楚国发动政变时,也是“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纳”,与陈氏在齐围作法如出一辙。他们的目的是
A.完善度量衡制度B.壮大新兴地主势力
C.稳定社会之秩序D.攫取更多社会财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战国时期的“士”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发展的需要B.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
2023-12-22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战国时期,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宗法分封的分散性
C.小农经济具有先进性D.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2022-12-07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时期各国宰相结构是这样的:宰相为本国公子、本国宗族王室姻亲的占32%,宰相是其他国家王室的占8%,宰相出身与王室无关的占58%。据此可知
A.选贤任能成为主流B.社会阶层彻底颠覆
C.贵族政治渐趋没落D.君主专制已经确立
2021-10-26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