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14291971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战国法家韩非说:“主道者,使人臣必有言之……必知其端以责其实。”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希望实现思想的大一统B.主张严格管控思想舆论
C.对思想舆论的理性思考D.迎合统治阶级利益诉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指出,“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材料表明“士”崛起的根本原因是
A.宗法制崩溃B.社会的转型
C.争霸战争的求D.私学的兴起
2022-02-23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2017-05-17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学家认为,特定历史时期会有特殊的时代内涵,时代内涵又可用关键词总结。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时代关键词是(       
A.秩序与法治B.守护传统与华夏认同C.纷争与变法D.民族交融与皇权至上
2023-02-25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