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0 题号:1439677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字大行的时代,财产私有化迅猛发展;人们为争私利熙熙攘攘而奔走上下,直至大打出手,朝野不安;社会关系以私为纽带进行了空前的大改组;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传播天下。总之,私字布满社会各个角落。

——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材料二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革新最核心的差异在于是否以君主集权为旨归。结果,国君权力分散走低的趋势至此出现转机,开始了君主集权点据主流的时期……君主集权成为最可行能救急的模式,故制度的调整或改良就成为巩固权力的一个硬性要求,客观上促进了革新的深入与加速……数量日益上升的国家编户齐民,扩大了兵源,重纳租移点了国家财政的相当比重……乡里行政制度渐渐严密,国家控制加强,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整个行政权力架构对下层民众的倚重。……因此,全面的社会变革导致了新的国家形态产生,童书业先生指出:“春秋之末,'宗法’'封建’之制开始解体,新国家已在形成过程中。”

——摘编自苏辉《春秋战国之际的动荡格局与权力更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私’字大行”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国家”的内涵并概括其各方面的表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

(1)比较图1、图2、图3,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至战国时期形势图的主要变化及其反映的趋势。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以商鞅变法为例,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1-02-01更新 | 5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中国古代战国、秦朝和明朝的局势图。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如下列图片所示: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提取图一、图二、图三所示局势图中出现的共同现象,分析各自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评价。
2022-02-15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史料给人的最突出的印象是,战争日益加剧。所以许绰云编写的统计材料乍一看显得令人吃惊:根据这项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不少于89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观的印象比用统计学来衡量更有意义,因为后一种方法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相比,战争虽然更加频繁,同时有更多的国家卷入,但规模要小得多,时间较短,也不那么激烈。

——《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   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战争中,全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如同苏秦所说,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安葬、医药费用和车马武器的损失,“(天下)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在人民心理都趋向于政治统一且周天子不起作用的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寄托,于是不同学派的学者提出了不同主张,墨子就说:“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孟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情况,也说“定于一”,而且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荀子认为“天下归之谓王”,就是说,做到天下归心,就能完成统一的“功业”。《吕氏春秋》不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的迫切要求,同时还明确指出了“民之所走(归向)”是在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过程中“不可不察”(《功名》)的问题。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的影响。
2023-11-15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