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4444831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材料二   【曙光初现的中世纪】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迟而发展快,不仅是由于社会经济勃兴的推动和市民的奋斗,而且还得益于它找到了合适的盟友王权的支持。城市与王权结盟,使得在封建割据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城市增强了力量,更有能力与封建领主的侵逼和社会经济运行不畅的困难做斗争,在艰难竭蹶之中成长壮大,使城市工商业得以发展兴盛。同时,这样的联盟也促进了王权的加强,促进了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的历史进程,并导致了西欧政体的演变。-摘编自《西欧城市与王权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寻找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曙光”。
2023-03-20更新 | 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欧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新宗教信仰的传播。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使西欧的大部分居民由后古典时代初期的多神教信仰转向基督教信仰,尽管也出现了对巫术和超自然神灵的崇拜与对基督教的狂热信仰混杂并存的状态。

最后,中世纪西欧还参与到正在形成的国际共同体,即亚洲、欧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之间不断扩展的相互交往的网络之中。正是从这些交往中,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到了许多新的技术。来自亚洲的入侵部落把新工具带入欧洲,从而刺激了欧洲农业在10世纪之后的发展。来自非洲的一些粮食作物品种使食品生产增长。地中海的贸易所造成的与阿拉伯人的交往,使欧洲人获得了其他技术,欧洲的第一座造纸工厂便是由此而来。西欧中世纪文化的形成至少也受到了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同样有力的影响。至1112世纪时,西方的学者从拜占庭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中学习了新的数学、科学和哲学知识。毫无疑问,中世纪的西方从正在形成的世界网络中所获得的要远远大于它为其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它也因为开始寻求新的世界角色而受到了挑战。这种相互联系的主题对于解释后古典时代西欧的发展历程非常关键。

——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的社会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带来的影响。
2022-09-27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古初期,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只能在自己的直属领地里享有行政、征税、组建军队、发行货币等权力,不能干涉各封建诸侯、教会主教等的领地内事务。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各地教会、修道院虽是宗教机构,但也拥有大量的土地,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则拥有领地上的各种权カ,且他们无须向君主效忠,要效忠的是罗马教皇。

材料二 进入中古后期,在等级君主制政体内,作为劳动者阶层的第三等级一一市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政治的殿堂,成为与封建诸侯、教会贵族有同等发言权的政治势カ之一。而国王明显地凌驾于这三种政治势力之上,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等级君主制实际上是国王与救会贵族、封建诸侯和市民三个等级势力的联合专政,国王通过议会与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沟通,求得多数人的支持,而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也利用议会来维护各自集团的利益。有一个多等级的代表参加的议会(或国会)是等级君主制政治的重要标志,所以也称议会君主制政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文滨《中世纪西欧多元政治的形成及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初期西欧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后期西欧政治制度的变化并分析成因。
2021-12-13更新 | 4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