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4615016
汉代以后,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大清律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种财产继承规则
A.反映出诸子家庭权利平等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
C.表明封建纲常伦理的崩坏D.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代(     
A.儒学具有世俗化特征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
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D.对儿童的约束力增强
2023-08-17更新 | 1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大明律》之外,还编纂了刑事案例《大诰》。《大诰》法外施法,使用了很多酷刑,如断手、廷杖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加强
C.封建专制达到顶峰D.君主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2024-03-18更新 | 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洪武年间,朱元璋颁行《教民榜文》,宣讲“圣谕六条”,强调以里甲为基础在基层推广教化;永乐年间,明成祖将《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令人诵行;正德以后,一些硕儒乡绅倡行乡约,视乡约为维持地方秩序之妙方。这说明宋代以来:(     
A.官方意识形态推广缓慢B.礼制趋向世俗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强化
C.基层管理出现根本变革D.儒学教化功能发生异化
2022-11-18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