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49292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要想确立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优势,必须以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基础。于是,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又兴起了一场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此后,科技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起了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变革。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侵略、征服使其服从、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而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则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其经济附庸。在这个世界市场中,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依据其政治经济的有利地位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掠夺,控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而亚非拉地区则被动地卷入这个市场,成为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掠夺的对象。

——摘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贫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沟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2019-10-22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不仅进行军事战,而且进行经济战。1806年11月,在打败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敕令,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9年,英国财政大臣柯布登前往巴黎游说英法两国签署互减关税条约。拿破仑三世对柯布登的建议非常赞同,但法国工业领袖及其政治盟友却抵制自由贸易,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英法商约约定互减关税。

——百度百科

材料三   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权组织形式图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目的和结果的角度分析说明柏林敕令的效果。②拿破仑三世将本国经济纳入国际市场采取的措施。
(2)结合所学请用一句话概括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020-02-18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纺织机和织布机都是工具机,都需要强大的动力来推动,人力不能胜任,风力不稳定,畜力效率低,水力受客观条件限制,发明一种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动力,成了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1769年和1782年,瓦特试制成功了单向和双向蒸汽机,成为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发动机。在未采用蒸汽机前的数年间,英国平均每年的纺织品出口总额为670万英镑,而采用蒸汽机后的1797~1800年间,每年纺织品出口总额猛增到4143万英镑。同样,在未采用蒸汽机前的毛织业中,1788年的年产为75000匹,而在采用蒸汽机后,到1817年产量竟增到490000匹,这是惊人的增长速度。

——《从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二   自从以蒸汽为动力之后,城市和乡村也起了巨大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工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之间的巨变。下表是17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蒸汽机产生与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蒸汽机的使用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