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0 题号:152338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时期,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其下设县丞、县时。县令掌治民,统管一县行政、司法、教化等事务,县丞署文书,典知仓狱,县尉主盗贼。县丞、县尉是县令的佐贰官,但各有自己的属官,可独立行使其职权,县尉甚至还有独立的治所。县中重大文件往往需要县令与县丞共同签署。有时县尉也可以参与人事任命、财政管理,县令、县丞也可以参与捕盗行动。

——摘编自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

材料二明清时期,县长官称知县,下设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然而,事实上县政不论大小几乎概由知县包办。县丞、主薄虽然各有职责,但总体而言:佐贰官居次而辅政者也,皆当饮敬长官、友爱幕宾,凡事务听长官判断,不可僭越,有伤礼体。时人认为州县官易造福百姓,其理由就是:其权专也。专则一,一则事事身亲,身亲则见之真、知之确,而势之缓急、情之重轻,皆思虑可以必周力行,可以不惑。然而,县政事务繁剧,知县一人难以应付。为处理县政,知县一般都会自费聘请幕僚。幕僚各有所长,可帮助知县处理钱粮、刑名等具体事务,在县政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幕僚与知县为宾主关系,并非政府的正式官员,也不会承担相应责任,一切事务仍需知县裁决。与此同时,知县又时刻处于监察体系的监督之下。重要事务均需及时申奏,如果不奏不申,则会受到重罚。所以,在上级长官面前,知县往往委曲求全,甚至百般奉承。

——摘编自张德美《皇权下县——秦汉以来基层管理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县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县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古代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即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代政区设置的演变

时期一级政区设置一级政区所辖政区
县、道
两汉前期郡、封国县、道、邑、侯国
两汉后期郡、封国
魏晋南北朝郡、封国
隋唐前期
唐后期、五代道、方镇(藩镇)州、府
路(分为四监司,各有分工,互不统辖)府、州、军、监
行省路、府、州
“三司”(省)府、州

结合古代中国“政区设置”的变化,说明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
2020-09-25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中世纪早期.君主实际上只能在自己直辖的领地行使主权同时还受到教会的制约,而教皇既统驭世俗领袖又管辖着教会的僧侣、君权神授政教合一论是世俗国王必须服从教会和教皇的确凿的理论依据。

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日渐没落。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王权最终能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1213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1516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宗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蒋承勇《西方文学的母题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清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王权地位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变化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023-02-14更新 | 2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说明秦朝“制度的重新建构”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23-10-19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