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太平天国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52501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历史,被称为近代前期。对于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除了可以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横断面划分外,还可以进行纵断面的剖析。这样一种剖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分为如下几个侧面: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二是下层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三是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四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史……五是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一方面,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战争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另一方面,发端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文化运动又直接启导和衔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产生的不同历史现象的交叉,开始了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最后三十年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曾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这种“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就是历史的选择,它体现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是“下层人民的革命斗争史”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对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里……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予以说明。(要求:至少说出两个历史选择,表述准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湘军等新式武装的出现折射出晚清某些领域的统治危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军在营以上精心建置了分统、统领和大帅,分别由曾国藩信任的助手任职,他们多数是取得低级文官功名的人。曾国藩强调军队质量甚于数量。湘军对兵员的征募、训练和纪律以及按照儒教治军等的高度重视,使它独具特色。一个普通湘军士兵的薪饷为绿营军最高级别士兵的两倍左右;基于减少贪污和维持斗志的考量,湘军对高级官员更加不吝惜恩赏。曾国藩的私人幕僚和将官班底成为输送行政干才的温床;其中涌现出许多一流的地方官员,他们在19世纪60年代后的一段时间里控制着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政府高度集权化,朝廷决定着各省的政策;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中央政府发现有必要与外省大员磋商国是,听取他们的意见。北京的衙门时常征求地方官员的意见,以争取他们支持自己的立场;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而自行其是,比如在1898年“百日维新”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便激烈地反对皇太后“废黜”皇帝;在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期间,东南诸省当局拒绝服从慈禧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而单独与外国列强缔结了协议,以求“互保”。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缔造的湘军的特点及对清朝统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2022-07-07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内忧外患的灾难史,更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复兴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下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状况。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2)据材料二,判断上述两幅图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时期革命中心和革命对象的变化。
2023-02-22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面对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而且为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学者所公认。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发动的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40—1900年间中国各阶级为“救亡图存”所进行的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指的是什么。
2024-01-24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