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53268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政府实质上是皇帝之大家的管理机构,它不像现代政府是一个服务于社会和公民的管理机构。家国同构的古代政府只对皇帝负责,秦汉以后,各级地方政府就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他们没有自己自治的、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他们只奉命对地方进行治理。专制君主的权力地位受到社会条件的支持,朝代循环、形式变更,便成为这类专制政体难以被根本推翻的“替身”,而真正的专制依然可以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大行其道。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材料的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认为贵族政治具有两面性。在西方,一方面贵族政治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在反对和限制君主权力方面,贵族又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平民具有一致性。中国则不然,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换一个角度说,西方的平民较之中国,不仅受君主压制,复受贵族压制,其所遭受的不平等、不自由愈甚,故其反抗愈力。中国则反之,中国社会等级间有流动性,“今岁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故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不强……中西虽同为专制,但形式和程度并不相同。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中西对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2024-01-31更新 | 5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对大量史实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史论性著作,对我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很大帮助,但阅读时需要明确结论背后的史实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问题:阐述
官僚的选拔问题将社会精英定期吸纳到官僚体系中来;历朝历代都将选举视为关系王朝命运的头等大事,因为稳住了选举便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街问题宏观上有行政、监察和军事上的三权分立,微观上有相权的分割和每个部门的权限细分,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权限模糊和相互渗透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归纳出两个材料中的观点,并列举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简要论证。(要求:观点简明,史实准确。)
2021-06-10更新 | 14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建构里,形成了一个权力金字塔,皇帝居于金字塔之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带有两个旁支系统:皇室贵族和宦官。而古代中国官僚机构的统一性和流动性,依靠的则是一整套选拔制度。皇帝不时地调节各方平衡,稳定固有的结构。有时皇帝的调节作用失衡,使某一方的实力过大,给这个稳定结构注入破坏因素,皇帝仍是金字塔的顶峰。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理由充分、表达清晰。)
2022-03-05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