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6 题号:15342767
“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A.民主思想的出现B.天命观念的成熟
C.人文精神的跃动D.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流行人殉、人祀。西周统治者则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祭祀多是以牛、羊、猪、狗为主。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A.民本文化取代了神本文化B.儒家仁政思想影响深远
C.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D.民本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4-04-28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而《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用刑法维护社会秩序B.法制观念趋于成熟
C.贯彻明德慎罚的原则D.礼法并用治国思想
2024-03-12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表为《周礼·地官司徒》中有关西周大司徒职责的记载(节选)。据此可以认定,当时(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
A.德治法治争端初起B.援礼入法开创先河
C.教化刑罚相辅相成D.社会局面安定有序
2023-03-22更新 | 2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