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153943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691日,光绪帝发布《仿行立宪上谕》,明确了先从宫制改革入手的预备立宪步骤。次日,发布改革官制的上谕,派载泽、袁世凯等共同拟制厘定中央官制的方案。在确立了中央官制之后,清政府又议改地方官制,进行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改革。115日,奕䜣等人受慈禧之命拿出一个基本方案,以供地方督抚讨论参考。到19072月,除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端方以外,各省督抚依据改革预案,在复电中对三权分立、官制改革、地方自治、国民素质、经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官制改革的核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晚清出台地方官制改革试行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

——摘编自周妤《论清末督抚的地方官制改革策略》


(1)据材料概括清末预备官制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清末预备官制改革的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的屡次败北,彻底暴露出旧有军的腐朽,朝野上下群起呼吁必频改革旧军,建立新军。基于这种形势,袁世凯向光绪帝建议改革军制:募练新军。他的主张得到光绪帝及朝廷大臣的支持,于1895年12月8日获得到天津小站督练新建科军的权柄。军队设督练处, 袁亲自领督练官。新建陆军采取德国和日本建制,,营制分左右两翼,每翼分统步、炮、马、工程、辎重各兵种;教官多自德国聘任;新式武器多从德国购置,全军一律习洋操,实开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袁世凯在军队中大树特树个人绝对权威,通过官禄利诱,很快培植起一批亲信死党,把军队训练成带有浓烈人身依附性质的武装。

——摘编自罗雪《晚清军事制度变革及其念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廷新建陆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建陆军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18-02-13更新 | 2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明朝的科举制度被逐渐腐蚀,成为一种文官集团内部拉帮结派的工具。录取考生的主考官可以成为这些新进士的“座师”,以师生关系为名,座师提拔学生,学生孝敬座师,结成私党。

为消除科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从嘉靖七年开始,各省的科举考试改由中央委派,不再由地方自主管理。而且明确规定,录取的文章要求文风朴实,说理明白,对于空谈大道理、辞藻华丽的文章一概不予录用。后来把改革第一年录取的进士的文章,挑选了一批范文结集出版,颁行天下,以端正文体。在这个文集的序言中,指出了好文章的标准之一是:“于圣贤经义亦多发明,与古义无甚远。”即鼓励考生对儒家经典上的说法阐述自己的思考,有所创新和发挥。

嘉靖年间的科举考试录用了一大批富有改革精神、勇于突破常规的人物,包括后来隆庆变法的主持者高拱、万历变法的主持者张居正、抗倭英雄胡宗宪、谭纶、唐顺之,著名清官海瑞等。

——摘编自田澍《嘉靖革新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嘉靖年间科举制度被腐蚀的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嘉靖年间科举考试改革。
2021-12-25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忱(1381~1453),吉水人。宣德五年,迁忱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始至,召父老问逋税故。皆言豪户不肯加耗,并征之细民,民贫逃亡,而税额益缺。忱乃创为平米法,让人户按照纳税多少平均分担增耗,又请工部颁发铁斛,让各县依式制造。宣德七年,周忱命各府支给,建仓收贮,名日“济农仓”,除去用于赈贷贫民耕作食用之外,“凡陂塘堰圩之役,计口而给食者,于是取之:江河之运可怜遭风涛亡失者,得以假借”。

——摘编自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

材料二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用足。其弊或与商争息,虽刘晏、赵开不免焉。

若周忱,止为江南贫民平赋,减耗耳,而疏剔之余,不可胜用。……谁谓理财无大道乎?

然忱善用人,其均算苏赋以况钟,条画挽以平江伯迪,知忱所以不劳而功也。

——摘自《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忱财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财政改革的影响。
2021-06-01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