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8 题号:155468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寇难(安史之乱)以来,函、陕凋残”,漕运五百里运输线上,“编户仅千余,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栈车挽漕,亦不易求,于无人之境,难以兴此劳人之运”;“河、汴不复穿治,泥沙沉积,河床淤塞;戍卒久绝,县吏空拳,舟行所经,寇亦能往”;“淮阴至蒲坂三千里,屯戍相望。挽漕所至,船到便留,即非单车使者折简书所能制”。

——摘编自《旧唐书刘晏传》

材料二   自刘晏漕运改革后“江湖米来,京师三辅百姓即顿减徭赋”;“东都残毁,百无一存。米运流通,饥人皆附,村落邑廛,从此滋多”;“诸将在边者,诸戎侵败王略者,闻帝乡军食丰衍,令夷夏震耀”;“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杂集,航海梯山,渐追‘贞观、永徽之盛’”。

——摘编自《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三   诗人岑参歌颂刘晏:“刘公领舟楫,汴水扬波澜;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通。”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安史之乱后漕运面临的困难。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对刘晏漕运改革的评价。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充其故有而不能守,是亦不可不知耳……幸而五十七年之间,十全武功,岂非天贶(贶:意为赏赐)。然天贶愈深,予惧益切,不敢言感,惟恐难承,兢兢惶惶,以俟天眷,为归政全人,夫复何言!”
——乾隆《御制十全记》
材料二:中国“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 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会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马戛尔尼眼中的“清朝盛世”》
(1)材料一中乾隆皇帝自我评价的立足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自我评价?
(2)材料二中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清朝帝王的?两则材料观点的差异反映了什么 问题?
2015-09-07更新 | 2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沿袭明制,从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征收漕粮经运河运往京仓和通州。

清政府设漕运总督(驻淮安)和各省粮储道管理漕运事务,并委任专职同知、通判负责监兑、押运。河运有严重的弊病:运道畅通没有保障,运河有时因水浅无法行船。1824年,江苏高堰运河漫口,河道浅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建议漕粮海运,得到两江总督琦善、江苏巡抚陶澍和布政使贺长龄的支持。1826年,将江苏五个地区的漕粮由上海海运至天津,然后用剥船运抵通州和京仓,这是清代首次办理漕粮海运。道光末年,清政府由于财政紧张,再次筹议漕粮海运。经两江总督李星沅、江苏巡抚陆建瀛等奏准,1848年将苏、松、太二府一州的漕粮改为海运。咸丰初年,江苏常州、镇江和浙江的漕粮也先后改为海运。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决口,运道阻隔。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承担漕粮海运。经李鸿章奏准,江北地区的漕粮也开始办理海运。此外,江西、湖北、湖南有时也将部分漕粮经长江运抵上海,海运北上。

——摘编自黎仁凯等主编《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漕粮海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漕粮海运的影响。
2021-05-18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撒切尔是英国政坛上一位以强悍著称的首相。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斧的改革。在私有化方面,切尔政府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总资产达200亿英。在货币政策方面,对货币实行严格控制,将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在社会福利方面,大量消减住房、医疗、失业、教育等各种补贴,这些削减对社会下层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不敢根本否定福利制度,因为福利制度关系到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在打击工会力量方面,制定一系列法律对罢工进行限制,罢工需经过投票及一系列法律程序批准才可进行。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了效果。起先,撒切尔的“猛药”似乎把英国抛进了危机的最低谷,但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英国病”似乎已治好了。此后两次大选中保守党获胜,撒切尔成为20世纪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并说明改革的作用。
2022-05-09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