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5 题号:15694441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金梅生创作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年画,题为《劳动的收获》。该年画可用于研究
A.高等教育的发展B.人民政权的巩固
C.新社会的新风尚D.农业技术的突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据《清华大学校史稿》载:“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推动高科技发展B.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
C.服务于现实需求D.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2021-12-06更新 | 2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53年春,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培训港口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研究班,聘请苏联专家授课,并将报告整理为新中国第一部港工专业论著,向全国推广。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重视建设人才的培养D.着手准备三大改造
2022-05-13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2019-03-03更新 | 13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