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4 题号:159585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公共危机主要来自于灾荒。……“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等贯穿于历代救荒思想之中。我国古代报灾制度始于秦汉时期,发生灾荒时,地方官吏必须如实上报灾情,逐级上报、直至中央。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认为人事能影响天意,从商代的巫术救灾,到西周开始重视灾后救助,再到春秋战国之后积极防灾减灾,体现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昂扬精神,认识到救灾成效取决于政府与社会应对是否得当,强调“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摘编自夏一雪、郭其云《我国古代公共危机应急救援的历史经验与有益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国家在面对公共安全时,除了政府的积极引导外,民众个人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个体自律、自我约束和个人的主动参与。西方文化建立在科学和法律两大基础之上,这种行为文化可追溯到犹太教“摩西十诫”两千多年来对西方人的主流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影响力。它表现为对安全规章和安全制度遵守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人们普遍关心的是,自己是否处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其心态可以描述为是一种主动的“我要安全”。日本家庭每年都进行紧急逃生演练,日本人每到一处新的环境,首先观察默记紧急出口位置。美国和日本的行人与司机已经形成一种自觉,哪怕在没有车辆行人和交警的情况下,行人与司机也遵守交通灯的指挥。

——摘编自王兆善《中西方生命价值认识与安全文化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社会处理公共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时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2·湖南衡阳·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规定“笃疾、废疾给(田)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七十以上及废疾,既不任徒役”。唐太宗奖励那些孝义之家,为高龄老人配侍丁。当巡幸某地,或碰上遇甘雨、谒献陵等重要事件时,他还会赏赐弱势群体。五代以后,贞观时期开创的唐朝社会保障措施大多留存下来。

——摘编自赵克尧等《唐太宗传》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重视因躲避战争而逃难到边区的群众,还高度重视社会优抚工作,注重保障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边区通过征收救国公粮、救国公债、寒衣募捐等形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保障涉及的人群有工、农、学、兵和公务人员等各个群体。由于边区群众文化水平低,边区交通、通讯不发达,政府很重视对众多社会保障法规的宣传解释。

——摘编自任学岭《陕甘革命根据地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就普及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使得集中资源发展工业化的战略成为可能。出生婴儿死亡率从195。年的约25%减少到1981年的低于5%,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第一世界人力资本的第三世界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劳动保险制度仍然在国有和集体企业有效运行,医疗教育、住房的成本较低,企业可以用较低的工资水平雇用工人,从而形成所谓“低劳动力成本”优势。

——摘编自江宇《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的社会保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保障弱势群体的举措所体现的传统思想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唐太宗时期相比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
2020-01-18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走向衰弱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知识界的普遍认识是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各主要乡建团体所进行的工作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突出代表是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在1928年开始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搞所谓“乡村建设”,即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立“乡村文明”。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搞“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乡农学校”;二是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三是建立“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改良。他说:“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要想消除共产党的农民运动,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

       ——摘编自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乡村建设运动”?
2023-01-18更新 | 2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8年秋,中共在山东掖县根据地成立了北海银行(194812月与华北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便联合各级政权和地方组织向当地“平均拥地仅在半亩以下的贫农发放救济性贷款”,其中尤以贫困的抗战家属为主,以改善民生。可以说是农村“精准扶贫”的雏形。北海银行在中共的领导下,执行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在纠正偏差中不断规范农贷工作,帮助农民度过难关,极大地改善了民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在繁荣农村经济上也产生了巨大的效用,巩固了中共抗日根据地。

材料二:下表为北海银行全行历年农民放款金额及胶东分行贷款用途

     年份农贷金额农贷占比1943 年胶东分行东海地区贷款用途
1939 年178 00068.8%工具 50.48%
1940 年380 200100%肥料12.67%
1941 年424 20016.4%耕畜12.77%
1942 年4 810 70041.7%种子23.64%
1943 年25 120 30052.9%打井0.04%
1944 年30 494 30042.3%开荒0.38%
1945 年120 321 10077%后扩展到水利、创造典型示范农场、特约农户实验等

材料三: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农村贫困人口超过2.5亿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根据40年来不同时期反贫困政策的实施特征,中国农村反贫困演进可分为制度变革、针对性的区域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全面综合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开发五个阶段,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反贫困范式,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提高,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达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8~1945年北海银行扶贫工作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与材料一、二相比简析材料三中政府扶贫工作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制度变革阶段,政府扶贫的具体措施。
2021-01-21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