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戊戌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0 题号:16370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维新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知识点】 戊戌变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改革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在中国封建时代常将改革称为“变法”、“新政”。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年《字林西报》称“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

材料三:有观点认为,“西太后她虽然镇压了戊戌变法。但是在《辛丑和约》之后,她不得不自我改革。这个改革的力度和范围,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戊戌变法,当年百日维新的范围。”


(1)材料一所言“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收获 “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成果”了吗?请简要叙述。
(3)材料三的观点有依据吗?请简要分析。
2020-02-10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定国是诏》颁布时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定国是诏》作出简要评价。
2016-12-12更新 | 9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纪之交的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清政府以光绪名义颁布新政上谕:“着军机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更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举所见。”1901年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1903年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1905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之后试图改革政治制度,先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由于新政多有名无实以及统治集团的分歧,新政没有达到预期的维护统治目的,反而加速其灭亡。但不可否认,新政对二十世纪初政局产生了深选影响。

——摘编自陈向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并简析新政的影响。
2018-04-13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