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2 题号:168347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赋税政策。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同时算赋减至四十钱。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此后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又实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并从此成为定制,终西汉之世没有再变。

——据漆侠《中国改革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赋税改革的意义。
2018-12-08更新 | 2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为加强对基层人民的控制,户籍制度形成。秦代推广至全国范围,但其军事化强制与集中的特点,使户籍制度难以适应应经济的发展。汉高祖命萧何在秦代基础之上进行改革。每年八月,各地由夫“案户比民,阅其貌以脸老小之实。”对民户家庭成员情况及财产状况进行登记,再将户籍逐级上报至县郡户曹(椽)吏,并接受上级政府和朝廷大司马的检查。并设《户律》行“舍匿之法”,禁止随意迁徙,“王之诸侯、游宦事人及舍匿者,论皆有法。”

——摘编自王成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汉初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初户籍制度改革对政府的作用。
2019-09-27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柴荣即后周世宗(954年~959年在位),虽在位只有六年,却做出了许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下诏(令赵匡胤)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编入)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禁天下铜器,始议立监铸钱”……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

——摘编自《五代史》《旧五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非凡之举的内容。(不准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非凡之举的作用。(不准摘抄原文)
2020-01-01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