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708939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四(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工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
(3)材料三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献公曾祖父(非嫡长子)被封到曲沃(自然件好》后,大力发展衣业,力量壮大起来。经过七十年时间,晋献公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将晋国国君消灭。西周天子对此违反宗法制度的行为束手无策。晋献公即位后,地位不稳,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强大,威胁到国君,于是,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虽然消除了公族内部对君位的威胁,可是这样一来,政权就渐渐落到卿大夫手中。这种卿权坐大的现象在秦国却并不严重。晋国的卿权强大,发展到最后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强大统一的晋国顷刻间消失了。卿权坐大是春秋时期历史的必然,但发生在晋国等少数诸侯国中又是历史的偶然。

——摘编自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王立群读史札记》等

材料二   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试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角度分析晋国解体的原因。
(2)提炼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7-09-01更新 | 1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工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形成了什么样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021-10-12更新 | 3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材料二 春秋各国交战材料

各国交战次数大国兼并小国数目
宋国与郑国52次齐桓公兼并35小国
齐国与鲁国25次晋文公兼并19小国
晋国与楚国22次楚庄王兼并36小国
吴国与楚国24次秦穆公兼并20小国
吴国与越国10次

(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3)你怎样评价“春秋无义战”这一观点?
2020-10-17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