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177190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材料二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2)依据材料简析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李梦羽《中国孔子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孔子庙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3-08-28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
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
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
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
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
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
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
窑瓷器

材料二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     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曾国藩的主张及目的。
2023-02-20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受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尤其是在宗教、艺术、器用乃至习俗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

——《国子监大讲堂》第172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中外文化交往的特点。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梁启超说:“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以孙中山,胡汉民为代表的“民族民权主义之急进派”,它“法欧美之学说,倒现在之政府,建社会民主政体,……且直以武力而期成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结果,并概括性列举20世纪20年代前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后的主要实践活动。

材料三   


——《中外历史纲要图册》


(3)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中发挥的作用。
2021-02-05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