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7791626
为了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代表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     
A.学堂选官制B.留学毕业生选官制C.考试制度D.甄别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有学者指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对内致力于完成孙中山的遗愿——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国民建设大纲;对外誓言要争取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为中国赢得一个与列强平等的地位”。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通过了《训政纲领》,宣告军政时期结束B.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得以确立
C.通过改定新约,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D.抗战期间取消了美、英等国在中国的特权
2024-01-30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为民国时期政府所重视。关于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文官制度的建立
B.南京临时政府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如《考试法》等
C.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有四级九等的等级划分,官员选拔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D.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制度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下,能在实施过程中杜绝亲信的任用
2023-11-26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英国首先仿行考选制度,美国也渐取法,大凡下级官吏,必要考试合格方得委任……但是只能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选之权仍在行政部之下……在君主专制国中,选拔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孙中山的这一议论旨在说明
A.考试权体现西方自由平等B.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科举制是专制主义的工具D.考试权能为共和体制服务
2016-11-27更新 | 7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