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178104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的管理思想、做法和经验,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的。统一的社会信念和中央政权的强大、注重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共同治理社会、综合为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治理经验。历史上,中央政府统治力的下降、吏治腐败、对重大灾荒事件应对不力、因社会矛盾和冲突而引发的农民起义等,多是导致政权衰落的主因。

——摘编自杨宗科《中国古代社会管理的基本经验》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经验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治理经验,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社会治理经验,且不得与材料中的社会治理经验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期地方行政区的演变
秦朝秦统一后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初为 36 郡,后增至 49 郡。
汉朝汉初实行 “郡国并行制”。东汉晚期,原来的 “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为 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道作为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成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
宋朝在州、县之上设路,路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置路、府、州、县等多级行政制度。
明清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所提取信息须源自材料且准确;围绕所提取信息阐述,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2023-01-01更新 | 13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这是从历史中得到的启迪。下面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朝代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王位世袭制
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原始民主传统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初内外朝制郡国并行制:汉武常“推恩令”:刺史制
三省六部制道州县制:唐中期以后“藩镇制度”
北宋“二府三司”路州县制:设“通判”
中书省行省制:设宣慰司管理边疆事务
废宰相;设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
设军机处省府(州)县三级制:督抚制

——摘编自朱绍侯、 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上表为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12-08更新 | 14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

第一,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运用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古代是如何解决以上这两个问题的。(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09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